APP下载

因材施教 启发有方

2019-09-10孙俊娟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班主任

孙俊娟

摘要:最新版本的“新课程标准”和“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了:“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主要要求教师要在教授学生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外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社会交际能力和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行为引导和德育培育是班主工作管理的重点,更是难点,本文紧扣“因材施教,启发有方”的理念,试图探究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与学生之间建立生态和谐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因材施教;管理有方;班主任;生态动向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总体要求

小学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抓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待外在事的单纯与简单。可以说小学生在心理认知上属于比较直观的,而且好奇心很强,在对于自己喜欢的一些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比较喜欢直观性教学、游戏教学和交互运动计较强的学习活动。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情绪变化波动大的心理特点又决定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要因材施教,以引导其法为主来带动小学生,为他们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培养他们超强的模仿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1]更应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管理和班级一日活动的管理当中。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必须按照以下几个要求来进行:

(一)要紧扣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设计健康有序的班级活动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朝气,能否彰显出较强的号召力,其主要取决于班主任老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差异和班级的学风等设计出学生喜欢、有助于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班级活动,例如过过小生日,一起在校园的花园种种菜,一起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宣讲生活健康小知识等,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凸显班级管理的健康有序;

(二)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小学生正值生长发育的年龄段,各项心理素养还不够成熟,需要在适宜的班级环境中成长,所以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发动他们积极参与各类班级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活泼的学生带动不活泼的学生,自信的学生带动不自信的,善于交际言谈的带动内向的,与此同时在班主任的情感教育与引导下快乐的成长发展。丰富的活动应该包含“小学生的知情意行”。

(三)要关注情感关怀构建生态和谐的班级管理

核心素养理念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学会做人,乐学品优”换而言之就是要利用班会课利用教育叙事或者生活故事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引导小学生关心班级生活,积极参与解决班级管理问题,乐于助人,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2]最主要的是要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人文关系,保证班级环境处于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二、当下小学生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經历和当下的小学教育课改的实施现状,分析归纳出当下小学生生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学生管理差异化严重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身心发育处于不完全的状态之下,所以在班级管理上,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一定要通过小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学习表现、日常班级活动中的表现和家庭教育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班级办理策略,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先诊断再解决问题,而很多年轻的班主任都容易犯上面的错误,导致学生管理差异化严重,出现两极分化的状态,班级管理自然受到影响;

(二)师生关系和谐度不够

一些班级管理者由于缺乏对班级的深度思考,认为“严师出高徒”的理念是没有错的,于是他们经常以批评和责备学生为主,认为经常训诫他们,给予他们警示就是对于他们的关爱,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些自尊心很强,逆反心理强的学生来讲是一种伤害。这样的管理会让一些学生产生敌对,长期发展下去就容易出现一些班级事故和逆反行为。所以在适度批评教育的情况下应该遵循“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原则”,在公众场合给予适当批评的同时,该生如果在另外一些方面表现好或者能做到及时的改正,那么就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公正的,对于他们是友善的。

(三)管理方法少启发而多机械

一些班主任老师照搬被人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策略,而缺乏基于客观环境的创新。例如在打架学生的问题处理上大声呵斥、当面叫家长,这样的管理无疑对于师生关系和班级和谐造成了影响。班主任老师应该巧妙的责备学生的问题,引导启发他们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不要机械的照搬别人的管理或者学校管理的条例,要管理圆润有度,引导育人。

三、应对问题实施高效有序的班级管理

围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总体要求,再结合当下小学班级管理里中容易忽略和犯错的地方,本文建议利用以下几个有效的策略来处理班级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率、井然有序的班级管理目标:

(一)尊习性重人格培养实施生本管理

根据生态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个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按照班级的管理思路,为学生创设一种人文化和生态化的班级管理氛围:这样一来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又为他们既知错要改正提供了机会,而且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和认知情感,这才是真正的生本化管理,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讲原则重行旨引导实施塑形管理

学生的一言一行和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处理学习问题的行为方式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有关,另外一方面与班级教育管理的得体性是否到位息息相关。所以在学校的教育生活中,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小学生从处事原则的坚守开始,然后在他们处理事情和学习过程中,给予行为引导和思想主旨上的引领,积水石穿,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化素养,德育品质就在意识中形成了。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首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育人原则和诚信品质感染了学生,而学生因为感动和信赖老师也称为优秀的学生。所以要营造和谐生态导向的班级管理课堂,老师要重原则,注意以高雅品行来陶冶学生,用实践引导规范他们的言行,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潘超.生态视角下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6 (25):23-25.

[2]王汝明,宿连堂.生态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J].《小说月刊月刊》 , 2016 (2) :129-129.

[3]杜万争.人性三品,因材施教——读韩愈《原性》对班级管理的启发.[J].《辅导员》,2010 (Z3) :60-60.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夸夸我的班主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