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无小事 这些常识 不可不知
2019-09-10冀连梅覃静
冀连梅 覃静
是药三分毒,药物用对了能治病,用得不对,不仅治不好病,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
子生病后,并不是用药越积极越好,也不是输液就比吃药好得快。很多用药常识,家长需要了解,因为这关系到孩子当下的健康和将来的健康。
认识抗生素
所有专业类医药书里,没有任何一本书会把抗生素定义为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它的作用是抗感染,而不是消炎,而且是治疗由于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微生物引起的特定感染。
抗生素的出现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抗生素是把“双刃剑”,因为它杀细菌时可是“六亲不认”的,不管是好细菌还是坏细菌,统统杀死,但其实我们的肠道内分布着很多的有益细菌,是人体自身免疫的一个部分,当抗生素把它们杀死时,免疫力就会下降。可见,抗生素是“杀菌一万,自损三千”。
不是所有的炎症都要用抗生素
细菌感染会引起炎症,但并不是所有的炎症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炎症不是某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跌打损伤等都可导致身体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的症状。
抗生素只对细菌等敏感微生物引发的炎症起作用,使用抗生素把敏感微生物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炎症自然也就消了。但它对病毒、真菌、过敏、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并没有消炎作用,用了也无效。
什么是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并不是坏东西,但是如果滥用,它就变成坏东西了。那什么叫滥用抗生素呢?
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烧时给孩子用抗生素,因为感冒发烧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到真正有细菌感染的时候,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 针对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选药。抗生素类药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与帮助下使用,不要用上次生病剩下的药给孩子吃,因为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部位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抗生素。
● 能口服就不注射。吃口服药比输液更安全,用抗生素治疗轻、中度感染时,首选口服的抗生素。治疗重度感染的时候,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采用输液的方法,一旦病情稳定,也可以换成口服的抗生素。
● 足剂量、足疗程使用。不需要用抗生素时坚决不滥用,但真正需要抗生素时,一定要足剂量、足疗程地规范使用。如果只是短期抑制了细菌生长,但还没把它们彻底杀灭就停用抗生素,就等于给它们留下了复活的机会,它们一旦复活,就可能有了抵抗这种抗生素的能力,再次使用这种抗生素时就不再起作用了。因此,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按疗程、足剂量地将药用完。
输液好得快?错了
孩子发烧,输液后很快就退了,所以家長觉得输液管用,这个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
输液可以快速地将体温降下来,是因为输液的过程也是补水的过程。而发烧的时候,是要多补充水分体温才能降下来的。可是,如果人体内的感染仍然存在,过几个小时还会烧上来,立竿见影的退烧效果并不代表病已经好了。
输液,风险很大
输液不应该是常规治疗选择,按“吃药—打针—输液”的顺序,输液应该是排在治疗方法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就是因为输液的风险很大。输液产生的快速过敏反应有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会危及生命。输液等于直接把原来封闭的静脉开放了,更容易把细菌、病毒引入到血管里面,形成健康隐患,增加感染的风险。
输液不是感冒治疗的标配
普通感冒在医学上的名称是“上呼吸道感染”,明确的致病原因就是病毒感染。感冒后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取决于入侵身体的病毒毒力及被病毒入侵的个体的自身免疫力,和是否提前使用抗生素没有关系,因此,用抗生素输液去治疗普通感冒,就属于滥用抗生素行为,而且没有疗效。
不得不输液时,如何规避输液风险?
● 主动核对药品信息。 在医生开药时,问医生开的是什么药,这些药的作用是什么。 到药房拿药时,主动问药师这是什么药,治疗什么病,药拿到手后再逐字和处方比对,打开药品说明书对照适应证无误后再交给护士。
● 别擅自调整输液速度。输液的速度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安全性设置的,不能随便更改。如果随意将速度调快,液体大量涌入血管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很多药物对血管有刺激性,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容易发生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 注意输液中的不良反应。输液的操作是直接开放静脉,药物本身及输液操作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如果输液中出现冒汗、心慌、呼吸困难、发抖、高热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看清适应证
适应证是指该药品直接治疗的疾病。我们要仔细核对孩子的症状和说明书描述的是不是一样,对照症状来用药。
区分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
药品的通用名是全球通用的,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就是通用名。不同的药厂生产这种药时,往往给自己的药品注册独特的商品名以示区别,因此,“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就有“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等。给孩子用药时,要认准药品通用名,因为这个名称是唯一的。
认清有效成分
认清有效成分很重要,尤其是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或服用复方药时,要看里面有没有相同的药物成分,以避免重复用药造成药物过量。
按用法、用量正确用药
看清需要服用的药量和服用的方法,比如是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能否空腹服用,每天吃几次,每次多大剂量等。
了解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药品的注意事项包含了很多信息,如出现什么情况时应咨询医生,什么情况下应慎用,孕妈妈、老人、儿童在服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漏服以后怎么办等。
不良反应主要是明确地解释了这种药物有什么副作用。一般来说,列出的不良反应越详细,看似很可怕,但恰恰说明这种药已经做过了充分的药理和临床验证,安全性可能更好。而没写任何不良反应或者不良反应标注“尚不明确”的药品,反而需要谨慎使用。
关注禁忌证
药品说明书上都有“禁用”“忌用”“慎用”这些字眼。
● 禁用:指会使某些病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中毒,所以禁止使用。
● 忌用:对某些病人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没有足够把握时要避免使用。
● 慎用:对某些特殊的人群提出的用药警告,使用时要谨慎,但仍然可以用。
关注药品批准文号和产品批号
批准文号相当于药品的身份证。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www.nmpa.gov.cn,将批准文号输入进去,查到有审批上市的批准文件的药物就是真药,查不到就是假药。
安全用药,给家长的10个建议
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定理解了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和用药时间。
了解这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选择正确的药物成分尤为关键,特别是常会用到的感冒药和退烧药。如果孩子需要同时服用两种药,而这两种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相同,一定要避免同时服用,以免造成用药过量而中毒。
如果孩子以前服用某药品曾经发生了过敏,那么要看药物说明书中是否含有和那种药相同的化学成分,否则再次服用还会发生过敏,要避免再次服用成分相同的药。
给孩子选用兒童剂型的药品。在药房,家长会发现治疗同一种疾病有着不同的药,有时这些药还是同一个品牌。一般来说,药品会按成人用药和儿童用药来区分,而儿童用药还按年龄或体重计算剂量。一定要选针对自己孩子疾病的儿童用药,并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做。不建议把同样成分的成人药减半给孩子服用,因为家长可能认为把药片一切为二就是减半,但是药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否也刚好减半了,其实并不能确定。
了解孩子的体重。有些药物是需要按照孩子的体重计算给药。当家长不确定时,不要盲目地猜测孩子的体重,要精确称重后再计算用药剂量。
使用药品附带的剂量器。如果家长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汤匙给药,其准确剂量是难以控制的。
在服用药品前,要询问医生或药师有没有注意事项。服药前一定要了解这种药物对孩子来说有没有禁忌证,或者这种药物是否能和食物、饮料、牛奶等同时服用。
三大重要检查。买药时,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没有任何被打开的痕迹或标签不清;回家后,仔细阅读药盒内的说明书,再次确定这是自己要选购的药;打开药瓶后,检查颜色、形状、大小和味道。如果有任何疑义,立即询问药师或医生。
尽量固定由一名家长负责给孩子喂药,否则妈妈喂了药,姥姥以为妈妈没有喂,就会发生重复用药的意外。因此,指定一个人给孩子喂药,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购买儿童不易打开瓶盖的儿童药,药品使用后要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或者锁进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