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航空装备维修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2019-09-10蔡龙峰赵广朋刘国彬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安全问题维修

蔡龙峰 赵广朋 刘国彬

摘 要:航空装备的维修工作对维护航空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航空装备的维修工作所涉及到的因素较为复杂,对其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设计优化,可以使航空装备维修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改良。本文就浅析航空装备维修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航空装备;维修;安全问题

引言

航空维修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各种航空工具中使用的技术型设备,通过修理与维护两种行为可以解决这类航空设备存在的技术型问题,提升航空飞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我国自主研发飞机技术设备的能力被不断提升,航空系统日益变得更加可靠。

1 航空维修工作的基本内涵

航空维修工作涉及到的具体专业包括电气专业、机械专业以及电子专业等,每一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构成都极其复杂,根据维修工作经验来看,在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析油液状况、判断飞行参数以及控制设备质量,这几项工作既保留了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关联,不可被分割,结合不断复杂化的航空设备,必须改变传统的维修管理体系,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来整合维修工作,解決既有的严格化、细致化、精准化欠缺的问题。减少人为差错带来的损失。

2 航空装备维修常见安全问题

(1)航空装备维修安全制度建设不够完整。制度的建设的影响航空设备维修工作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航空安全维修制度的建设工作对于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识别等因素的重视程度不足,简单的制定了技术人员的安全保护制度,无法有效的实现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的识别及排除。一些制度的设计对于航空装备维修过程中的维修系统情况考察分析存在不足,缺乏对技术性信息交流机制建设情况的重视,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航空装备的维修工作无法对安全信息交流体系的建设工作进行改进设计,很难充分发挥制度资源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制度设计工作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程序重视程度不足,简单的根据已有的制度设计方案进行安全制度运行方案的细化设计,导致安全制度的建设工作无法在安全隐患排除方面取得进展,不利于航空装备维修技术风险管理机制的灵活调节。(2)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管理保障性资源供给不足。航空装备的维修所面临的安全管理环境较为复杂,一定要保证相关安全维护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供应,才可以使航空装备的维修管理质量得到充分的优化。但是,现有的一些航空装备维修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对于突发性质的安全事故的预测存在不足,尤其在进行保障方案建设的过程中,仅仅将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供给进行了规划,物质资源的供给预案建设不足,难以凭借保障性资源的充分供应,实现对航空装备维修工作的合理处置。

3 航空装备维修安全问题控制措施

3.1 形成适合我国的航空设备的维修管理系统

无论是快速维修、定期检修还是大规模维护都是可以保障航空设备顺畅运转的必要工作,在维修航空发动机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断被改进与优化,各种高科技化与现代化的维修手段被有效使用。在精细化管理工作理念的指导下,维修人员还需要做好管理维修工具的工作,如工业内窥镜装置。确定重点管理对象与基本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手段的首要工作,维修机构应当在日常检查中关注故障问题出现频次比较高的区域,如高压涡轮、燃烧室以及高压型压气机,过去使用的分解式检修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检修时间,同时还会因为损坏发动机而缩短其使用时间,因此新型检修技术被大力开发,在精细化检修中也发挥作用,在技术管理阶段,必须积极引进适合航空设备的新型技术。完整地构建维修保障系统,需要将机组维修工作当做重要的主体性工作,借助维修卡片等载体来做好维修分工管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展开集约化管理活动。集中消除管理破解设备的工作部门过于分散、传输维修数据困难以及维护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这种全新的维修组织机构,可大幅提升我军部队的综合战斗力。

3.2 提升航空装备维修安全制度建设完整性

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需要将技术因素作为主要关注的内容,使制度设计的侧重点可以从人员管理转向技术研发和应用。要强化对危险源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等新型因素的重视,尤其要对技术信息沟通工作具备足够的重视,以保证航空装备维修工作可以为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调整提供帮助。制度的设计还需要对航空装备维修的客观情况具备更加完整的认知,保证制度的设计可以使技术应用机制足够灵活。

3.3 构建信息化维修管理平台,实现技术管理需求

技术管理工作需要有充分的技术资源的支持,信息化技术手段在这一管理工作环节中发挥主要作用,综合各类维修工作任务与基本的维修需求,可形成全新的具有信息化优势的平台,在平台中可组建科学的一线管理模块、航空设备模块以及质量控制模块等,维修人员在接收到维修任务之后,需立即针对存有故障情况的设备展开修理与维护工作,工作期间应当做好记录,并将维修工作的基本信息上传到综合化的维修管控平台中,扩充航空技术资料库,航空管理部门的信息基础网也要给维修工作提供信息支持,使信息应用与管理平台能够高效运转。

3.4 优化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理念

要首先明确安全理念在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价值,使安全理念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定位,并且保证为具体的航空装备安全管理业务提供指导性帮助。安全理念的个性需要严格按照航空装备维修的实际需要加以处置,尤其要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思维加以改良,充分认识到运动式安全理念贯彻方法的不足之处,并采用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加以调整,使航空装备的维修安全理念可以得到改进。航空装备维修的安全管理理念还需要将技术因素作为主体因素进行定位,尤其要避免常规的安全管理工作限制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航空装备的维修工作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理念得到有效的革新。

3.5 航空保障装备维修控制系统概述

航空保障装备维修控制系统以海军航空使用需求为牵引,作业流程为主线,以提高设备综合性能为目标,综合应用多媒体、数据库和交互式电子手册技术,构建以装备的使用与维修为中心,涵盖海军航空装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航空维修管理全系统、航空装备全寿命管理特点的交互式保障资源信息支持系统。运用软件集成、信息共享等手段进行集成优化,为各级部门进行航空维修保障决策提供更加全面、规范、有效、实时的航空装备维修信息,进一步提高各级质控能力;为海军航空维修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网络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首长和机关进行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决策的需要。系统应用软件主要由日常登记、工作指令、装备管理、维修控制、器材管理、设备设施、统计分析七大部分组成。

3.6 维修系统上,覆盖全寿命周期的维修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以装备全寿命周期保障为目标,由装备研制单位牵头,制定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规则、标准、准入条件、数据交换规则等,打通装备管理、设计、制造、使用、保障涉及的各管理部门、各相关单位之间的网络、信息连接,实现全体系信息化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分析,可提升保障效能。

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航空装备的维修价值得到完整显现的关键,本文首先结合航空装备维修工作的特征,对航空装备维修业务推进过程中的常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结合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的实际需要,制定了符合航空装备维修管理需要的具体策略,对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价值得到完整显现,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德才.基于模糊贴近度和熵权的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综合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

[2]王晓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航空装备维修安全管理[J].物联网技术,2015,2(6):84–86.

猜你喜欢

安全问题维修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简介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浅析路基工程的养护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