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9-09-10李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李静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标点符号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忽视了标点符号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在本文中,分析了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标点符号;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十分重要。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升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而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听说读写的掌握是最为重要的。其中,写不仅考查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同时也涉及标点符号的使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 对于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与使用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标点符号的教学。然而,从当前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对标点符号教学的重视。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觉得标点符号教学的确是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中的内容, 可是考试内容中很少会有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只要在平时教学造句、作文书写时稍带讲讲就好,不需要单独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正是因为教师产生了这种心理,才会忽略对标定符 号内容教学的重视。即使在讲解造句及作文写作时还是会将标 点符号教学忽略,或是只一语带过,学生还是不能明白如何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在详细说明就是教师只注重教授组词造句、文章立意与结构分析,却只忽略了对标点符号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1]

2.教学方法落后。很多教师在开展标点符号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收不到什么效果。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工作中,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其他知识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没有系统地学习、思考标点符号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依旧是最原始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即例举一些典型句子,对这些典型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分析。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到标点符号的使用原理,无法做到举一反三。甚至一些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自身思维被“限制”在这些经典句子中,不能灵活运用。

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标点符号教学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可是眼下的教学方法乏味、枯燥、单一,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与造句、作文书写等教学类型相比较,标点符号教学类型是不同的,若是仍然选择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只成果不理想,还会产生背道而驰的结果。所以,教师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素养,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标点符号教学,将“教”与“学”的效率进行全面提升。

3.没有安排足够的运用训练。只有进行足够大量的练习训练,学生才能掌握该项技能。如今的小学生很多正是因为缺少训练才未能达到对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整个小学阶段对于标点符号的专门性练习很少,大多时候只是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把训练重点放在词语,句式,写作中。很少有专门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讲解。由此能够看出,对标点符号教学的忽略使得学生忘记标点的正确运用方式,这使得标点符号的教学水准很难进行提高。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标点符号教学质量,那么也必须要重视标点符号应用训练。[2]

二、小学语文标点符号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

1.教师加强重视程度。教师要着重加强对标点符号的教学,预留出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标点符号内容教学。小学生没有繁重的课业要求,教师能够合理的规划时间为学生讲解标点符号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标点符号学习平台,提升标点符号教学成果。在学生完成课堂和课外训练后,教师都会针对学生的训练进行评价,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学习存在的问题。而在评价中,除了对学生汉字、词汇、语句的应用进行评价以外,教师也需要针对标点符号的应用进行评价,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标点符号应用习惯,同时让学生加强对标点符号学习的重视。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同样是阻碍当前标点符号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标点符号的教学,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加重视标点符号的正确应用。标点符号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师面对小生,如果单纯介绍标点符号的用法,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没有意思。所以,教师要先研究透彻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灵活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轻松学会。首先,可以通过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古时候,有一位财主比较吝啬,不舍得花钱在他儿子的家庭老师身上,私塾先生看出后便与其立下合约:无虾鱼亦可无肉鸡亦可花生一盘足矣。私塾先生没有运用标点符号,吝啬的财主却是滑头,自己在合约上添上了标点符合,于是合约的意思立马被改变了:无虾鱼亦可,无肉鸡亦可,花生一盘足矣。私塾先生后悔了,立马重新点上标点符号修改了合约,变成:无虾,鱼亦可;无肉,鸡亦可;花生一盘足矣。学生在这样的故事中学习标点符号的运用,必然是兴致盎然的,对于标点符号重要性和运用都有了新的认知。

其次,通过朗读对标点符号进行教学。语文教学以朗读为主,在读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及语感。第一,教师要有感情地范读,带领学生感知句子的情感,让学生进行模仿。第二,指导学生读,读出句子的抑扬顿挫,有逗号时读好停顿,有感叹号时语气应强烈。最后,情感上的指导也要到位,当情感到位后,有些句子的标点体会就会比较精确。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们的思母之情以及见到妈妈之后的激动之情,使得见面后的那一声“妈妈,妈妈”情感倍加强烈,当学生的情感到位之后,便更能体会“妈妈,妈妈”那后面“!”的情感意味。

最后,在具体语境中教授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白、粉,一起开放。”(《种一片太阳花》)这句话,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读出轻微停顿,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境中学习使用顿号。

3.应加强标点符号的训练。要想进一步加强标点符号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标点符号,那么同样也需要强化标点符号训练。首先,训练量的多少决定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的熟练程度。教师应该科学地分析训练需求,针对不同学习效率的学生来拟定一个相对合适的训练量。如成绩差的学生可以训練多一点,实现“勤能补拙”的目标。其次,针对教学需求来优化训练模式。训练不仅可以通过做题来进行,而且还可以细化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教师制定“找到生活中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这一课后作业,学生把这一问题代入生活以后,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观察生活中见到的标点符号,并通过判断来分析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可以在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出“在该句话中,哪些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为什么”这一问题,在考试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起到一定的训练效果。此外,教师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时,注重观察标点符号的使用,当发现不清楚的标点符号时,要及时向老师提出,这种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让学生学习到了更加丰富的标点符号知识,从而为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根基。

总而言之,小学标点符号教学工作比较繁杂,学好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注重对标点符号的教学过程,仔细研究,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标点符号的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春艳. 浅析小学语文标点符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16,( 9) : 59.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