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9-09-10俸桂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情境

俸桂珍

摘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要求,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好方法。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笔者主要从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巧妙设疑,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

关键词:培养;数学;兴趣;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会有动力,就会有创新。数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学科之一,但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组织教学比较费力。为了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用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中去体验,理解数学。因此,把小学生生活体验融进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淘气和笑笑赛跑的故事:“淘气和笑笑比赛看谁跑得快,跑道是在正方形的跑道内切一个圆形跑道,淘气跑正方形跑道,笑笑跑圆形跑道。结果是谁赢呢?”我将这两条跑道画在黑板上,让学生猜一猜。有的说:“淘气赢。”有的说:“笑笑赢。”这时我就提问:“这两条跑道一样长吗?”学生一脸疑惑,这时我给出正方形的边长是12米,学生很快就计算出正方形跑道的周长是48米。“那圆形跑道有多长呢?”学生很想知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时我就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圆的周长。”学生都希望自己会求圆的周长,早点知道是谁赢了,都在认真的学习。本来圆的周长是很枯燥的内容,但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后,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二、巧妙设疑,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好“设疑生趣”,力求使语言情趣化,使学生一上课就自觉地进入角色。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一进入课堂就出示相同加数的连加法:2、2、2、2、2、4、4、4、4、4的题目出来后立刻说出结果,问学生:“我算得对吗?快吗?”然后带着神秘的色彩说:“只要你们出加数是相同的连加法,不管有多少个加数,我都会很快很准地算出结果。”这让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急于想知道老师有什么诀窍,也就是说激起了求知欲望。于是,学生都处于思维的积极态度,为探求新知识做好了最佳的心理准备,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游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在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可以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活泼多样的游戏,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学中有玩,玩中有学。例如,在教学“凑十法”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环节,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写有1至9数字的卡片,让他们自己去找朋友,要求两个朋友的卡片加起来正好等于10。当宣布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的兴趣很高。当他们按照要求找到朋友后,我们一起来编一首《好朋友》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凑成一双手。然后好朋友一起唱唱这首儿歌。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玩结合,掌握知识,增强了兴趣。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我设计了“夺红旗比赛”“开火车比赛”以及“找朋友”等游戏进行训练口诀。“找朋友”的规则是由几位同学举题分别向全体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外拿到相应口诀的同学答:“你的朋友在这里”。如“四八”的朋友是“三十二”。这样让游戏渗入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智能,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的生活案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例如在学生学习圆的周长之后,让学生计算一辆外轮半径位12厘米的自行车,要过一座长为280米的桥车轮要至少滚几圈。这样教师创设出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务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的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学习,是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因为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我愿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小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史佩明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J]参考研究2005.04

[2]姚翠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时代教育2007.04

[3]华书海 对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信息2009.11

[4]孙 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5]郭长炎 儿童心理学专题[M]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2011.02

[6]吴晓明 浅谈小学应用题解题的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2.07

[7]张志芹 浅谈小学解应用题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9

[8]李海東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J]人民教育出教版2006.07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