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班主任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2019-09-10刘丹
刘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小学班主任将德育渗透在教学方法之中,旨在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以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班主任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法,希望帮助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现瓶颈的突破,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了语文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习惯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详细介绍几种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对小学生而言,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能够有助于提升其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因此,班主任需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关爱,进而消除自己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如果小学班主任从来都是严肃苛刻地对待学生,学生一犯错就对其挖苦讽刺,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和隔阂,这样下去就无法发挥出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语文课程中也拥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将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来思考,对教材进行深刻地研究,不但要让小学生能够学到语文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程中的德育思想,学生就可以把这些德育思想作为自己行为的引导,从而实现全面健康地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一杯牛奶》一课中,就蕴含了很多德育因素,其描述了一个贫困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产品,劳累了一整天一件产品都没有卖出去,饥肠辘辘的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饭吃,一位美丽的姑娘给了他一大杯牛奶,小男孩十分感激这位小姑娘,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按照课文的具体内容,小学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通过联想自己的生活去体会这种感激之情,促进小学生形成感恩之心,这样就会使学生心中长满了“爱”的种子,并且生根发芽,這样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三、课堂中积极设置有效情境
具有艺术特征和形象特点是语文学科两个重要的特征,没有采用乏味的教学方式,而是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各种各样主题的中心思想,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把握住这两大特征。有心理学家发现,设置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情境,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将语文课程中的这些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设置更多的教学情境,进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其中。例如,在《江南第一楼》这一课中,班主任就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让小导游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介绍岳阳楼,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加上课程图片和课件的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岳阳楼的具体情况。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形成“导游小组”在讲台上介绍岳阳楼,其中由一名学生作为主介绍,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当学生绘声绘色地介绍时,下面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这样就能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会产生很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文明产物岳阳楼的魅力,让他们产生深深的爱国情怀。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利用这样的语文和德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塑造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怀,进而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注重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们不但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还应该扩展到课外,因为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通过实践的锻炼。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把语文教学融于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之中,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德育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其优良的道德素质。另外,教师还需要主动地引导学生,使之自觉地融于平时的社会活动之中,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实践活动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得到很好地熏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例如,在学习了小学语文的课文之后,可以将中心思想相似的课文联系起来阅读,然后再阅读一些与这些课文主题类似的其他文章,例如在阅读《护士妈妈》这一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读后感,在课外举办一次以“爱”为主题演讲比赛、朗诵大会等,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角色扮演的小品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语文文化素养和德育素质,培养了爱国的情怀和感恩之心,通过这些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五、结束语
语文这一门学科本身就蕴含了很多的德育因素,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想把语文课程的这些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能错失任何一次渗透德育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德育素质,形成完美的人格和个性,进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在语文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优势,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培养出具有优良德育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保佑. 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J]. 农家参谋,2018,(12):140+157.
[2]周平. 试论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的德育渗透[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6):126-127.
[3]于红伟. 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