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摄影和绘画的观看方式的异同

2019-09-10刘莹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绘画摄影

摘要:摄影和绘画都来自于观看,是观看行为的记录方式。摄影和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视觉艺术门类,其观看方式存在着许多联系与不同,并且不断地相互交融与渗透,共同发展。

关键词:摄影;绘画;观看方式

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史前人类将各种动物形象绘制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墙壁之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记录视觉观看的行为。

观看先于语言。我们生下来便开始观看,然后才会说话。观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方式,正是源于观看,我们才能知道自己以何种方式身处于这个世界。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① 。观看主体所处的文化与宗教环境,受教育经历、人生经历以及其个人所处的观看视角,都会影响观看和判断。

人类的观看行为从古至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摄影诞生之前人们通过双眼观看世界,通过绘画观看世界,却从来没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机器,为人们带来如此多的视角与可能。之前我们所说的图像是指狭义的绘画(painting),而摄影诞生后,图像(picture)的概念被大大延展,不仅包含手工绘制的绘画,也包含机械复制的图像② 。摄影作为一种全新的观看方式,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单一的焦点或全景式的观看,给人们视觉经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一、艺术作为摄影,与绘画在观看方式上的异同

艺术作为摄影,即艺术品通过摄影手段复制。在摄影诞生之前,绘画作品的“此时此地”所构成的原真性,是其一个很重要的属性,这也是绘画的“灵光”所在。③ 绘画可以流通,但不可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看到一幅画。摄影的可复制特征,使得艺术品失去了原有的“灵光”,也消解了艺术品的“唯一性”。摄影作为一种机械复制手段,使得任何艺术都可以被复制,艺术品的传播有赖于摄影的帮助。在没有去到现场观看艺术品原作的条件下,摄影印刷品构成了我们的观看经验。

机械复制时代由摄影带来的图像洪流一直悄然无声的地改变着人们的观看和认知方式。在今天很多画家不靠照片就无法绘画,因为他早已经习惯了摄影先将自然转变为二维图像,然后直接观看并将其转移到画布上,从二维到二维的转换,比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容易得多,相机帮助画家们完成了眼睛的写生。很多艺术家不是不具备写生的能力,而是摄影所带来的便捷,让他们习惯了偷懒。现如今,像卢西安·弗洛伊德这样一辈子坚持写生的艺术家真是太稀有了。

二、摄影作为艺术,与绘画在观看方式上的异同

1、摄影和绘画同属平面视觉艺术,都是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表达

《论摄影》中曾写道“摄影师的观看方法,反映在他对题材的选择上。”④ 。画家亦是如此,题材的选择是体现画家与摄影师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在即使面对相同的题材,不同的画家和摄影师也会有不同的视角,这不同的视角构成属于画家和摄影师个人的观看方式。

不同于绘画的艺术表现性,摄影是一种更加直白的手段,它彷佛是世界本身的片段,是现实的缩影,人们只是通过镜头将这一片段截取下来。摄影更像是一种证据。对于摄影来说,客观真实性是摄影的一大重要特性,它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在很多新闻类和纪实类摄影中,照片就是人们观看世界的窗口,它的真实性是其最具价值的属性。

2、摄影的去中心化

摄影发明之前,在西方的传统艺术中,是透视法赋予人们观看世界的视野和角度,运用透视法的艺术作品使得观赏者成为世界的中心。世间万物彷佛都是为观看者安排的,万物向眼睛汇聚而来,直到视点(透视法中所指的灭点)在远处消失。

摄影的发明,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法。照相机犹如一只时刻不停运动的机械的眼睛,用它观察世界的特有方式将世界展现给我们。相机分离出瞬间的画面,与绘画的永恒观念相背离,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在何时何地。世间万物再也不能向人的眼睛汇聚,观看者再也不是世界的中心。尤其是在电影中,不存在固定的中心点,画面总是在不停地流动。

我认为摄影的“去中心化”还有第二层含义。在古代西方世界,绘画多是身份的象征,无论是肖像、静物还是风景,都有意无意的展现着主人的财富和地位,绘画多是服务于观看者——收藏家的视角,穷人是请不起画家画画的。而摄影的诞生,削弱了这种阶级的差距,人们可以很轻易地获取一张肖像照或者任何想要拍摄的对象,摄影使人们的观看更加平等,不再是以财富和权利为中心。

3、攝影的瞬间性与绘画的时间性

摄影是“意外”,是一种极端的偶然。摄影能够以瞬间的速度准确截取生活的片段,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是不可重复的,因此摄影也被称为“瞬间艺术”。而绘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画家慢慢地将元素置于画面之上,点线面、构图、色彩都由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念。不论是对景对人写生还是凭借脑中的印象将所要绘制之物在画面上再现出来,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少则几个小时,多则一年半载。

摄影的“瞬间性”与绘画的“时间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了其“瞬间”与“永恒”的内在价值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观看摄影与绘画的方式。在当今社会,摄影更多是为大众传媒及广告服务的,摄影变成一种快餐文化,很多摄影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匆匆一瞥,这成为我们观看摄影的习惯。摄影如同时尚一般,总是短暂而容易过时。而不像绘画,更倾向于一种永恒。人们观看绘画的时候也会更加肃然起敬,更加全神贯注地观看。

小结

摄影的产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观看方式和认知方式,摄影作为一种比绘画更具有技术性的学科,它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为人类的观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对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许多艺术家高呼“绘画已死”。摄影作为一种复制手段,它使得任何艺术形式都可以被复制,在这里,作为艺术品的摄影复制品,它使得传统的艺术走下神坛,更接近普罗大众。另外,摄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它为艺术形式的开放提供了更多可能,使得艺术不局限于架上绘画、雕塑等形式。另一方面,摄影使得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变得模糊,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在现今社会,摄影作为艺术的部分已经被看到和重视,摄影成为一门与绘画并驾齐驱的艺术形式,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说摄影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摄影是一种娱乐方式,它成为当今社会人人可实现可操作的技能,成为普通公众的一般权利,拍照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摄影和绘画在观看方式上不是孤立的,两者一直在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共同进步。摄影虽然消解了传统艺术的崇高地位,却并不能取代传统艺术,摄影与绘画将在长期的相互依存中继续前行、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2][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

[3]陈丹青《退步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3 月

[4][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作者简介:刘莹(1990.7-),女,山东省滨州市,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当代艺术策展与传播。

猜你喜欢

绘画摄影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