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国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音乐特征和演唱把握

2019-09-10陈荣冕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嘉陵江小调演唱者

陈荣冕

一、引言

在各种歌曲与音乐类型中,中国艺术歌曲是众多歌曲类型中具有比较强的表现力与张力的一种,以其特有的风格、高雅的品味、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在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嘉陵江上》这首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于战火不断、民族危机之时,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来说,这首歌有着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也表现了当时人们想要保家卫国的决心。《

二、中国艺术歌曲《嘉陵江上》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

艺术歌曲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优雅的音乐。它起源于19世纪左右的欧洲,而它的名字来源于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家舒伯特的作品。艺术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结合演唱者动听的声音,两大音乐要素相结合使其在当时成为炙手可热的歌曲类型。因此,艺术歌曲也是众多歌曲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一种音乐类型。因其强大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一种主流表现形式,至今仍经久不衰。

中国艺术歌曲是通过结合诗歌与音乐来完成艺术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同时,它也是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艺术歌曲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冒了出来。如《我和我的祖国》、《嘉陵江上》等,这些优秀的歌曲背后的作者大多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浓郁的浪漫色彩,并且对创作曲目有较强的鉴赏力。

(二)《嘉陵江上》的创作背景

《嘉陵江上》的词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端木蕻良,1939年春末,当时的端木蕻良正在重庆北碚夏坝复旦大学任教。每天晚上,他都会和他的妻子萧红一起在嘉陵江边散步,看着悠悠的江水缓缓涌动,端木蕻良的心中也涌起了思乡之情。同时端木又想起如今祖国的危机,他写道:“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故乡,我便失去了我的故乡、家人和牛羊……”这一切的悲哀,都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断山断水、流放的痛苦、散文诗《嘉陵江上》由此诞生。

而这首歌旋律的创作者贺绿汀当年39岁。早在1937年他就参加了革命。从那时起,他就广泛地受到群众革命的影响。他的创作也逐渐开始成熟了起来,贺绿汀在看到《嘉陵江上》这首散文诗后,他深深地被这首诗所描绘的那种画面所感染,他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来创作出能表达出这首诗内涵的曲。独自一人在长江上漫步思考,一字一句地反复斟酌,并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情绪朗读这首诗歌,终于贺绿汀在抑扬顿挫中创作出了适合的旋律,使得这首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艺术歌曲《嘉陵江上》面世。

三、中国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音乐特征

(一)歌曲的旋律

《嘉陵江上》是一首完美结合了伴奏与旋律的艺术歌曲。在歌曲的第一部分,作曲者只用了几个简单的和弦,便抓住了听众的心,当然这样也给了演唱者发挥自己的机会,让演唱者能够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自由发挥。歌曲开始的第一部分是一段引子,这是一段十分悲伤的回忆。不得不说引子部分便展现出了作曲者绝对的音乐素养,“那一天”用一个六度大跳跳到了高音区,“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随后又急转直下,这第一句话的旋律就直接把演唱者与聆听者都带入了该歌曲自身的情境当中,并且烘托出了歌曲悲傷的气氛。

如果说歌曲前两句“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是用了一个六度大跳表现出主人公的满腔悲愤的控诉与他当时心中的苦痛。那后一句“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就用了一种诉说的语气,并且巧妙地运用变化音将这样一种悲伤的情绪进一步铺垫,“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这一句运用长音和三连音,使得旋律开始变得跌宕起伏,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主人公的那种想要直接诉心中的愤慨、愤懑、激动和无可奈何的心境。接着“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由弱到强,运用延长音使人身临其境,给人更强烈的代入感。

在第二部分,用延长音的方式引入了间奏,用分解的和弦向上跳进,之后用连续的减七和弦和主和弦,而到了低音区却以反向八度进行,让间奏的紧张感逐渐地增强,十分准确地表现出主人公在经历悲痛之后心境的变化,和那份想要打败敌人的决心。

作品的结尾是用无尾奏型结束的,在演唱者歌唱的延长音中烘托出结束的氛围,“把我打胜战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这最后一句话是整首歌的画龙点睛之笔,前半句仿佛是一种说话的语气,用同样的音高给人一种坚定又充满力量的听感,后半句用强有力的文字和旋律,表达出慷慨激昂的情绪,最后这一句的强收加上延长音,把主人公激动地心情推到了顶峰。

(二)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嘉陵江上》是一首情感表达十分丰富的艺术歌曲。为了体现悲壮的意境,整首歌曲在节奏的形式上选择了3/4拍,以强拍为主旋律,将弱音、切分和三连音结合起来,打破强弱节奏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奠定了基调。此外,节奏和挫折的结构与歌词的继承和过渡相辅相成,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和情感音效。例如,为了更好地解释第二段“从敌人的刺刀丛中回去”这句话的节奏和情感,在演唱时要加快演唱强度和速度,特别是在结尾时,演唱者通过强烈的声音共鸣和张力使句子达到一个高潮。

(三)曲式分析

这首歌是通过对日本侵略军侵略我国国土所发生之事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侵略者的愤懑。是一首二部曲式结构,b小调、e小调和G大调交替出现,分A、B两段,都采用3/4拍,节奏多采用三连音和八分音符的形式,力度较重,速度中速,大多以一种描述的方式向聆听者们展示。

前奏,一共由八个小节组成,都是在b小调上进行,多采用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的形式来渲染悲壮的氛围。最后结束在V音上,制造不完满终止,为引出A段做好了铺垫。

A段,由五个乐句组成,一直都是运用b小调。从导语开始,这是一段悲伤的记忆。引言部分是从第一句话开始发展起来的,以一个八度直接跳到高音区,然后急剧转向,形成一种悲剧的氛围,把演唱者和聆听者都带入了作品本身的情绪之中。歌曲的前两句话“那天,敌人袭击了我的村庄……”像朗诵一样,六度跳跃显示了主人公的热情抱怨和心中的痛苦。在“家与牛羊”和“现在我在嘉陵江上漫步”时采用中、二级向下的长三声调,使旋律起伏,表现出主人公的愤慨和无奈。A段最后一句的乐句结束在I音上,是一个完满的终止,预示一段陈述的结束。

间奏,由三小节组成,在b小调上进行,过渡到B段,多用八分音符的柱式和弦来表达情绪的激动,更好的与B段进行衔接。

B段,由三个乐句组成,从前面的b小调转到e小调,中间部分因为情绪的变化从e小调转到其关系大调G大调,最后又回归到主调b小调。歌曲的第二部分主要表现了英雄抗敌的决心和胜利的信念。在情感上,从内到外,他们互相推动,使整首歌清晰和高潮。唱“又饿又瘦的羔羊”时,旋律在高音区徘徊,切分节奏用在强音区,好像在大声喊叫,然后在低音区背诵“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子弹回来”。这是主人公内心的独白。整首曲子的乐句大多都结束在I音上,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B段部分的调的转换,给人一种激动亢奋之感。

四、中国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演唱把握

(一)充分运用演唱技巧

歌唱技巧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对快慢和强弱、对比技巧的综合掌握和控制以及演唱者对于音色和呼吸的运用。在唱《嘉陵江上》的时候,可以运用到以下几个重要的演唱技巧:一是要注意控制演唱的强弱和快慢。《嘉陵江上》这首歌作为一首艺术歌曲,它的整个演唱过程中速度和强度的变化较多,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应该着重注意控制我们的声带张力和气息的分配。例如第一句中“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这一句的演唱语气是比较强的,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时应该加强气息的运用,充分地打开我们的腔体,以及加强我们的语气,这样会有更好的代入感和感染力。而第二段中“从敌人的刺刀丛中归来”是歌曲情绪比较高昂的点,在演唱时应逐步提高歌唱时的强度和加快速度,使我们的声音和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在第二段当中我们要准确理解对比技巧,在整首歌中旋律以及情绪的起伏变化很大,这时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

合理地运用我们的音色,使声音和情感相互结合达到共鸣。演唱的音色是影响歌曲基调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声音与情感共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嘉陵江上》这首歌的基调是比较深沉、厚重、有力的,如歌曲的第二句“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这一句的要表现的情感是悲伤的,又是充满了过往时光的追忆的,而且“芳香”二字的音对于整首歌来说比较高,应该用一种厚实的音色来演唱,所以我们在演唱时要将我们发声的位置靠后,将我们的气息沉下来用一种比较厚重结实的声音表现歌曲,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那么,在一首歌曲中,把握演唱时声音的强弱也是影响歌曲表达的一大要素。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往往是演唱者根据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而表现的。人物内心的情感一般都是通过语气的强弱、轻重来表现的。所以在一首歌曲之中轻重强弱的处理需要演唱者好好琢磨。只有将声音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通过演唱将歌曲的内涵深刻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把握歌曲的情感内涵

歌曲的情感内涵是歌曲的灵魂。只有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倾向,才能真正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品的内涵。为了更好的把握《嘉陵江上》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涵,我们需要做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演唱歌曲之前,歌者应该对作者创作《嘉陵江上》的时间、背景以及动机、灵感甚至内容和情感归属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歌者在唱歌时才能理解和掌握这首歌。另一方面,歌者在演唱《嘉陵江上》时要根据旋律、歌词准确地改变共鸣腔以及演唱力度,掌握和控制節奏和节奏,使歌曲的情感层次和作品的魅力在审美上和技巧上得到传达。

参考文献:

[1]王梅.浅谈歌曲《嘉陵江上》的作品风格与演唱技巧[J].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4月.

[2]欧槐顺.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特征探究[J].北方音乐,2017年.

[3]白云.浅谈《嘉陵江上》的艺术特色[J].北方音乐,2017年.

指导教师:姚尚新,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猜你喜欢

嘉陵江小调演唱者
嘉陵江边是我家
和声小调音阶
联通大西北 畅通内循环 加快推动嘉陵江全线通航的建议
印象嘉陵江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在京启动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