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手塑我心

2019-09-10张苗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泥塑奇特教学

一、理论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重要回信中指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课标要求一切学生活动必须通过自己实际操作来体验,培养学生自身的美感,以此提高其美术素养。

二、主要宗旨

我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我尤其突出了指导观察法和游戏激趣法的学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风格的头像作品,感受作品最具特色的部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欲望。而设计的做不同表情的游戏,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感受生活的机会。通过为学生提供赏图、游戏、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评析等方法来逐步丰富学生对一张奇特的脸的认识与真心表达,在制作中感悟出艺术创作的方法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三、操作程序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我在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第六册《一张奇特的脸》时,抓住即时生成的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状态,将这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在“我手塑我心”的意境中达到有效的生成。

整节课我突出了指导观察法和游戏激趣法的学法指导,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各种风格的头像作品,感受作品最具特色的部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欲望。而设计的做不同表情的游戏,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感受生活的机会。通过为学生提供赏图、游戏、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评析等方法来逐步丰富学生对一张奇特的脸的认识与真心表达,在制作中感悟出艺术创作的方法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教学中的典型情境:

1.欣赏造型 激趣导入

我利用小游戏,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喜、怒、哀、惊不同表情下,五官的变化。在技法演示时我选择一种制作方法,强调制作时不宜压得太薄,泥条不宜太细,并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泥塑技法,感受制作方法。请学生在制作前思考:(1)你准备设计一张怎样奇特的脸?(2)你想设计一个什么表情的脸来表现奇特?在学生思考后提出:(1)这是什么造型?(2)它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作出来的?(3)请说说自己最欣赏的设计部位是哪里?

在我深入、有层次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述,并着重说出自己最欣赏的造型部位,我借势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用皱纹纸团出圆鼓鼓的形状做鼻子、开发了大头针等生活资源做脸的装饰。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设计出新颖别致的作品,为尝试用不同的泥塑方法表现打下基础。

2.动手制作 鼓励创新

(1)请学生说说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造型有什么启发?

(2)我鼓励学生创造出自己设计的以利用不同生活资源做装饰的脸的造型,彰显趣味性和美观性。

学生以两人为合作伙伴进行制作,我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创新的表现予以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大胆进行造型实践。

3.评价作品 拓展空间

(1)我展示由学生推荐出的优秀作品,请小作者来介绍自己制作中最得意的地方,学生之间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2)通過课件欣赏一些其它材料制作的奇特的脸,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受到启发,并在业余时间里用自己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废品创造出生动有趣的造型,作为小摆设、小玩具、钥匙坠等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或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提高了审美情趣。

四、实践条件

小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认知能力,感知、理解、表现和创造美术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不满足于浅显的表现方式,因此,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着重从视觉入手,融知识技能与美术形象于一体,强调感性知识和技能技巧运用,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需求。

1.利用小游戏,感受喜、怒、哀、惊不同表情下,五官的变化。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想象力与创作欲望。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课本提供的泥塑方法,通过研究、分析,主动探索出泥塑制作要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帮助学生依据喜、怒、哀、惊不同表情,分别展评。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锻炼学生有目的的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能力,着重引导学生的注意,提炼出创意新颖,对再创作有帮助的作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互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和“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辅导时,找出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合作精神,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分工合作的能力。

4.本节课使我深刻体会到新课程下的艺术教学所带来的自由自在与轻松自然,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玩泥让孩子们进行丰富而抽象的创作表现。

五、教学评价

由于抓住了每个环节中的重点,因此整节课中学生都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学习兴趣,自然掌握了泥塑基本技法,并且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张张造型奇特、富有创意的脸。课后反思此课,我感到三点遗憾,愿与同仁共享。

1.在演示奇特脸的制作环节时我利用实物投影分解泥塑制作方法,只顾自己演示,没有吸纳学生参与其中,事后想起来如果师生互动完成制作,就既可达到帮学生在比较内化中完善自身知识建构的目的,同时通过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个别学生做的鼻子过大,而我受传统画法的局限,提议学生改为鼻子占脸的1/3。后来,我思考学生正是对“奇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才生发出此作品,而我却用固定的思维来束缚孩子,有悖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文化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这一宗旨。

3.在课的最后“收尾”部分处理得较为唐突,没有引导学生对此课进行梳理,忽视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触觉自由地塑造着自己内心的感受的情感经历。若有机会再讲此课,我将引导学生从感觉联想到线条,从线条联想到颜色,一步一步地、自然地引申到美术作品中的触觉感,把孩子们从真实的感受引到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来。

在观摩课的摩课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在交流中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的过程。世界有多大,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孩子们的创作空间就有多宽,孩子是用心来塑造,我是用心来教!我将在不断地应用与内省中实现教学的跨越与升华;我愿与学生共同在反思中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和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

作者简介:张苗(1974.02-),性别:女,籍贯:天津市,汉族,学历: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有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泥塑奇特教学
民间美术——泥塑
世界上奇特有趣的节日
宋志浩作品赏析
奇特的“飘带”
泥塑作业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奇特的落羽杉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