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民俗教育

2019-09-10朱晨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空心化学校教育

摘要: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然其教育方式单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村庄空心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的教育和传承都将陷入危机。要解决这一危机,可以通过以民俗文化古村落为中心建设区域性数字民俗博物馆、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携手学校等方式共同开展民俗教育。

关键词:民俗教育;空心化;学校教育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它是由生活在一个地区或族群的人们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事象,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农耕劳作等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民俗文化约束着族群成员的思维与行动,维系着整个族群的社会秩序,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但其教育方式却较为单一:族群成员自小跟随长辈们劳动和生活,依靠口耳相传习得本民族语言、行为习惯,熟练制作使用本民族的劳动工具、穿戴本民族服饰等,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与族群一致的文化、价值与人生观念并将之循环往复。

然近代以来,这种依赖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教育方式受到了挑战。首先,世界列强疯狂地对以农耕为主的旧中国进行侵略和打击,并强迫当时的中国政府签订了诸多的不平等条约,“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文化先锋们经过深刻的反思后认为国家落后的根源就是当时的传统文化,他们给民俗文化贴上了“封建”、“落后”、“迷信”的标签,要求劳动人民学习和接受外来的精英文化,追随民主和科学,破除“旧风俗、旧习惯”,彻底地改变自己,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到了建国初期,为了使农民彻底摆脱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国家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地主被剥夺了土地甚至被迫离开了原来的村庄,农民拥有了土地。这一切都使农村社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被钟敬文先生认为是“大浩劫时期” [2]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文化事业遭到了重创,知识分子、民间艺人遭到批斗,许多珍贵的古籍书刊、文物资料被付之一炬,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活曾一度被终止。以至于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忽略了乡村的民俗文化,忽略了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洗礼后民俗文化也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从自然规律来说,非固化的民俗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发生变化和重构是常态,这种常态并不会使之陷入危机。真正使民俗文化面临教育与传承危机的是当今出现的村庄“空心化”——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突变。

一、乡村空心化

所谓乡村“空心化”是指现代社会中,农民外出务工或迁移居所而致乡村人口极度稀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农耕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向城市化转型的必然。1978年12月底,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一起写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申请书,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随后,各地纷纷实施责任到户,农民们的劳动积极性大增,农作物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随着国家经济特区的出现,外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大小城市为顺应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大力发展各种工商服务业,出现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就业门路,而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则彻底解除了套在农民头上的最后一个紧箍咒。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已经摆脱土地捆绑的青壮年农民毅然放弃农田,远赴他乡务工。一九五三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占13.26%,乡村人口占86.74%,而二零一一年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城镇人口占比重达到了51.27%,高出于乡村人口所占比例2.54%。城市的迅速增容,房地产业的脚步加快,城市周边的村庄土地开始被大量征收,农民被迁移,原有的村庄解体……以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逐渐向城镇化转变,乡村逐步呈现空心化。

伴随着村庄人口的减少,空心化的出现,农村地域社会功能逐渐降低,依存于村庄的民俗文化源泉枯竭,民俗教育和傳承处境尴尬。

二、民俗教育复苏的必然

(一)世界各国掀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民俗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新的民俗文化产生和旧的民俗文化消亡都是在所难免的,人们无须似乎也无需为此过度忧虑。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趋同性正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世界各国人民在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发现最需要展示和解释的正是他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他们能展示、能解释得清楚的传统民俗文化少之又少。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运而生,民俗文化的功能亦随之被惊醒,很多国家和地区甚至使用行政制度对其进行“保护”与“活用”。

(二)传统民俗文化对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稳定,而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结合体,是建立在对特定人群行为的教育与规范基础之上,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使群体产生认同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对维系世界和平和稳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传统民俗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价值,可以帮助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多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传统民俗文化形态多样、生动活泼,适应不同的教育群体和教育对象,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民俗文化教育功能在春风化雨般滋润被教育者的心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无法再任由民俗文化自然消亡了,民俗文化教育的复苏势在必行。

三、民俗教育如何复苏?

(一)以“空心化”、民俗文化古村落为核心,建设区域性数字民俗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古村落之所以“古”,是因为它们还较多地保存着当地居民传统民俗文化或地方性的特色建筑,承载着地域、族群甚至国家的部分历史记忆,吸引着众多的观光客和游览者,其教育功能也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但由于民俗古村落自身规模较小容纳的民俗资源有限、村中居民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日益现代化,故常有游客抱怨:“民俗文化古村落越来越商品市场化了,没意思。”的确,观光客和游览者大多希望古村落居民始终保持其古老的生活文化状态以供其寄托思古之幽情,这本也无可厚非。民俗文化古镇非固化物体,会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也属于客观范畴。且古村落中居民是现代社会生活文化中的一份子,可以也应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有权利去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能够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民俗文化古村落为中心,建立区域性数字民俗文化博物馆。我国民俗教育与研究的先行者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博物馆,具体地展示事物的资料,是教育、宣传的好场所。”[4]而现代数字民俗博物馆在整理和保存民俗文化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民俗文化资源储存和展现于数字空间;可以增加容量和拓宽传播途径;可以配合模型、声像软件和图书音像等载体使参观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二)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民俗文化教育。民族风俗是一种地域性“封闭式”的文化,其约定俗成的教育方式往往都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既无系统文字也无声音保存,难以将其教育作用落实到位。而伴随着“空心村”的出现,青壮年的迁徙、老一辈的离世,民俗文化的精髓容易出现误传或失传。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拉近了人们的时空距离,村庄“空心化”所带来的民俗文化教育危机感将迎刃而解。

(三)开展学校教育。携手学校教育,致力于乡土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的普及,是解决“空心化”村庄因青壮年离乡、少子老龄化所造成的民俗文化教育功能缺失的最重要手段。

1、民俗文化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均未成熟,容易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在这个阶段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既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形成民族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就将“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列为一条课程目标,并明确此条内容包含“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6]等方面。因此,可以在中小学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感受祖先们的优秀品质,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现代中国人。

2、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编写普及民俗知识的教材。学校,尤其是普通高校,可组织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声乐美术学等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根据国内现有的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民俗教材,在校内开设公共选修课,以专业讲授的方式向学生推广和普及各民族的主要民俗文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队,自由选择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学习和演练,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系统而专业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了民俗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文化价值,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

3、加强村校合作,开设综合实践课。民俗文化是一种非固化知识,更通俗地说它就是民众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因此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积极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在体验、感知、理解的同时认识自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的责任和义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民俗文化调查、采风,鼓励学生用笔写一写家乡的民俗,用摄影机拍摄家乡的民俗活动,用家乡方言叙说民间故事、演唱民间戏曲,还可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周、文化月活动,开办民俗文化专题讲座、设立论坛……让学生融入社会,融入自己所生活的村庄社区,虚心倾听、认真模仿、努力学习、详细记录,习得并传承给下一代,以此来让我们的民俗文化生生不息,悠远绵长。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序 1

[2]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的历程、方式、方法及成果[J].社会科学辑刊,1989(03).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4]钟敬文.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5]钟敬文.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6]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M]第2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基金項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校民族预科民俗文化教育研究实践》(编号:2016JGB195);广西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科研项目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民俗文化教育对提高预科语文教学质量的影响评估》(编号:2014YKYB04)。

作者简介:朱晨(1973-),女,现为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民族预科教育。

猜你喜欢

空心化学校教育
村庄空心化的治理之道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美欧中产阶层遭遇“空心化”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