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空乘人员的角色入位与危机处理

2019-09-10皇婷婷

环球飞行 2019年4期
关键词:空乘乘客危机

皇婷婷

空乘危机威胁着空乘安全。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积极有效避免、化解和消除空乘危机,不仅是空乘人员的分内职责,也是空乘人员职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空乘人员须臾不可麻痹懈怠的素质要求。从实践角度看,尽管空中航班、空地系统均有严格规范的危机管理制度规范,但空乘危机具有爆发性、突发性、偶发性的特点,要实现制度规范有机运行并取得危机管理绩优,仍需临机应变技术和能力的坚定支撑。事实上,应变技术和能力在今日空乘危机管理中显得愈加重要,不仅制度规范难尽其详,而且不加充实训练,容易成为空洞的理论和说教。

危机有大小轻重之分,小到果汁弄脏乘客衣物,大到不文明乘客滋扰空乘秩序,轻到乘客情绪失控,重到不法之徒暴恐劫机,均不同程度地给空乘秩序和乘客心理造成冲击和影响。对于空乘人员而言,大小轻重危机均应高度重视,常忧在心,常备在身,以就临机应对之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临机应变能力,既非天然获得,也非信手拈来,而是思想重视和日常训练的结果。空乘人员作为旅客的近距离接触者,身处危情第一线,要有效处置危机,避免其进一步演化升级,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坚持经常性的角色入位培训。所谓角色入位,顾名思义,是指空乘人员随时随地以危机的观察者、应对者和处置者的状态开展训练,多思多虑,穷其可能,明察秋毫,见微知著,敏锐反映,准确地判断潜在性质、苗头和异常倾向,以便未雨绸缪,果断应对,防患未然,遏制事态发展。

那么,空乘人员如何做到角色入位呢?宏观而言,凡乘客,登机前均已接受了地面安检,但事实表明,地面安检依然无法完全排除安全隐患,更难避免或然性偶发事件。这就要求空乘人员除了严格执行空中安全制度规程外,对于可预见或不可遇见的危机事件,要以身临其境的“角色感”,在平时训练中反复研究揣摩,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注意力到位、措施到位,这样才能在危机发生时,有备无患,临危不惧,处置泰然,最终化解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最低。

危机事态千变万化,多种多样,成因复杂。居安思危,应该深入系统地总结多年来国际国内空乘危机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设想多种可能性,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具体而言,在日常训练中,空乘人员当以“实战”状态进入角色,通过真人、真事、真情境的角色扮演和适应,确保心理素质、应急反应能力同步提升。角色入位是近年来空乘培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将“角色入位”作为应对危机的培训重点,纳入危机处置预案和教程。

第一,要加强“人设角色”训练。如果缺乏相应训练,在危机如劫机、暴恐等即将发生时,一般空乘人员的反应会是惊慌失措、手足错乱,这势必打草惊蛇,诱使不法分子加速实施其暴恐计划。反之,则不然。如无此类训练,空乘人员将很难保持冷静镇定,更无法智勇双全面对犯罪分子。反复的人设训练后,空乘人员按照人设角色,沉着冷静应对,佯作不露声色,若无其事,待信息及时传递和处置手段准备到位后,齐心协力,一致行动,或可一举将犯罪分子制服。在这类情况下,空乘人员的“人设角色”无疑是确保危机化解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人设角色训练中,信息传递应具有巧妙性,空乘人员在平时训练中,应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内部交换信息的语言和信号系统。人设角色其实是个分工协作应对危机的团队配合,每个空乘人员都要积极入位,守土有责,善于补台,勇敢斗争,有机构筑系统性的防御和处置危机的铜墙铁壁。

第二,要加强“天使服务”训练。就空乘人员而言,提供优质服务乃是职责所在,但从危机的角度看,这一做法还有更加深刻的含义,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索。一般来说,优质服务应该令乘客感到温馨舒适,化解带来制造麻烦的冲动和愿望,进而带来良好空乘秩序,所谓南风效应是也。一般人情况下,人们都有同理心,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服务无可挑剔的情况下,若仍有心怀不轨之徒蠢蠢欲动,频频有所动作,那么,便暴露其制造“麻烦”之嫌疑,空乘人员便能够较快地识别出来,进而及早加强预警和防范。坚持以乘客为中心,以天使般的服务甄别别有用心者,这应该成为防范和识别危机的有效招数。因此,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周到、细致、贴心的服务,不仅令绝大多数乘客对空乘人员有所赞许,也会令“麻煩制造者”难觅间隙,无懈可击。

第三,要加强“心理咨询”培训。人的行动是受心理支配的,心理活动是外在行动源泉。任何制造空乘危机的人,都会在言行方面露出蛛丝马迹。现代心理学的最新实践显示,交谈者通过预先设定问题的交谈和问询,可以捕捉对方的思维和心理。机舱空间很小,设施固定,人物关系总体简单,是设置心理问题的优越环境。在培训中,可通过心理暗示、眼神、面部表情、语言语气、肢体动作等信息,捕捉对方的心理动机,发现异动者,进而为危机处理提前做好准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挑战不可能》栏目中,介绍了心理咨询师如何通过对手手持的鲜花,以及考察对方对预设问题提问的细微反应等信息,就能够准确判断对手心理的鲜活案例。这些真实案例,既充分说明心理活动有迹可循,也说明一整套心理发现的技术和方法是可以学习掌握的。诸如此类,犯罪心理学、侦探技术等也应成为必修课,值得空乘培训引进、借鉴和利用。

第四,要加强“耐受技巧”培训。空乘危机,按照成因可分为灾难性危机、治安危机和形象危机,除前面论及的威胁空乘安全的暴恐事件、治安危机外,大多数危机属于“由小而大”的激发性形象危机。激发性形象危机的主要表现在于,乘客因航班晚点、服务不周引发的牢骚抱怨,牢骚抱怨堆积引发情绪共鸣,又引发从众性、连锁性、破窗性响应,最终导致群体危机。这类危机发生的共同起因是,当危机初发时,影响较小,波及面较窄,但由于空乘或地勤人员司空见惯、麻木对待,乘客负面情绪逐渐积累,最终导致较大面积的群体性冲突,引发航空公司的形象危机。由此可见,在激发性形象危机中,空乘人员一直面临秩序性的承压,因此,增强空乘人员的耐受性技巧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自身工作存在瑕疵情况下,无论主观客观造成乘客利益受损,空乘人员都要学会道歉和忍耐,积极主动应对,而不要置之不理,更不可盲目顶撞和行“忍无可忍”之举。须知,人的情绪需要发泄渠道,当情绪经过合理宣泄和疏导之后,一般会逐渐归于理性与平和。因此,空乘人员应该掌握一些周旋的技巧,善用集体活动、增值服务以致趣味故事、幽默话语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化解对立情绪,这也是空乘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当今,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了很多助力。在角色入位和危机处理中,还可以考虑构建空乘大数据安全模型,综合捕捉乘客人品信用、家庭背景、社会阅历以及乘客语言交流等资料信息,科学地总结和分析空乘危机形态、种类、程度,提前入位进行预警和防控。总之,危机发生并非不可测度,空乘人员也并非消极被动等待危机发生后才加以处置,而应该通过培训实现角色入位和能力储备,以便事半功倍,更好地发现、规避和处置危机。

猜你喜欢

空乘乘客危机
自然拼读法在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风的乘客”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停车原因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