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探索

2019-09-10张丽丽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整合低年级信息技术

张丽丽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开来,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各个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构建和知识形式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整合,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来,同时缓解数学知识学习带来的沉重压力,促进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低年级;整合

引言:

伴随着我们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到了被淘汰的边缘,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新型教师要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帮助学生爱上数学,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发展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信息技術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整合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特点能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打造了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氛围,更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并且,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机会,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节课对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能快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积极主动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这样形象的教学不仅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能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数学概念、公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3]。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可通过学生做游戏和小猫玩球两幅动画来导入。画面上有两个小朋友,又跑来一个小朋友;有一只小猫,又跑来两只小猫,使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义。对于减法,通过动画显示气球飞起、小鸟飞走,还可利用将减去的部分慢慢移走,然后逐渐隐去消失等形象的展示,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学生接受信息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

3、运用信息技术,让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4]。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记住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生活中学生去文具店买东西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课件利用人民币教具进行“买卖商品”的情境游戏,给每个学生准备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具,让学生通过买卖不同的商品了解人民币的价值,在进行交易中实现对人民币的换算,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思维

裴斯泰洛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所以实际的整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思考和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出自己的思维结果,使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对于“平行四边形”及“用”字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判断练习时,学生的争议非常大。这时如果只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来解释说明,学生则是很难理解的。但通过多媒体制作动画就能让学生轻易理解,演示沿中线折叠使它们对折后,结论就一目了然了。学生也很快明白即使两部分图形一样,但不一定就能完全重合,那么它们就不是轴对称图形的道理。动画演示对折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较强的直观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它以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解决了教学重难点,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邹小玲.刍议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整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8):62

[2]王玉香.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探索[J].学周刊,2017(33):141-142

[3]曹玲.探析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J].学周刊,2017(31):159-160

[4]杨张红.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整合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12-13

猜你喜欢

整合低年级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