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9-09-10何园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阅读教学策略

何园

摘要:语文阅读是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创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小学生文学修养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原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在结合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策略

引言:原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自由式或者理论式教学为主,老师在讲解完语文阅读理论知识之后,会让小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籍、阅读时间以及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教学活动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以及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老师应主动改革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巧妙运用分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进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一、凸显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原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高小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为主,为了快速提高小学生应试能力,许多老师直接根据语文考试提纲以及语文考题类型来划定教学范围,还有一些老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语文阅读教学任务而加快语文阅读教学速度,小学生完全根据老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要求来组织开展阅读学习活动,弱化了小学生的主体性。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老师应将阅读课堂完全还给小学生,实现了老师教学角色从主导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加快阅读翻转课堂的建设速度,对锻炼小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与自我约束力等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还有一些老师虽然采取翻转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法,但是由于老师没有掌握其核心内容,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反而加剧了阅读教学新模式的表面化与浮夸性。老师应加强对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需求的调研力度,准确了解小学生最喜欢的阅读类型以及阅读方式,并通过阅读小测试的方式来找出小学生阅读知识框架的薄弱之处,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全面提高了阅读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教学计划的合理性,提升了阅读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以及科学性,避免了因教学目标难度过大或者太简单而降低阅读教学效果。同时,这也为老师组织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尊重了小学生个体阅读基础与阅读需求的差异性,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展示一下当代的丝绸之路是多么繁荣,让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历史产生初步的兴趣。随后,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我们经常提起丝绸之路,那么这条线路为什么被称作丝绸之路呢?”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阅读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会边阅读边理解,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这样的阅读效果就远远大于单纯的朗读。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与高效性

许多老师仍然采取老师讲解重点知识与小学生自由阅读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知识水平,帮助小学生准确掌握文章内容,但是也降低阅读教学活动对小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力度,让阅读教学活动变得乏味无趣,增加了小学生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的几率。老师应根据语文阅读教材与教学目标来準确划分教学重点与非重点,例如,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散文、小说、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阅读模块,根据小学生语文阅读现状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老师应主动学习思维导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现代化阅读教学法,让小学生对照视频、音频、图片来阅读文章,既提高了阅读教学活动的生动形象性,也为小学生理解阅读文章内容提供了便利。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鹿和狼的故事》这一课时,教师在上课之初,就提出一个话题“我们知道,鹿和狼是天敌,但是没了天敌动物可能会生存的更加糟糕,呢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好奇心,没有天敌,动物应该生活的更好,为什么会更糟糕呢?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动物因数量过多,而产生疾病或者食物短缺的图片。这样学生们就能很快理解鹿群更加糟糕的原因。这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阅读学习课文时,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也更加明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能随意破坏。

三、提高阅读教学反馈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阅读教学反馈机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大多数情况下,阅读教学反馈机制越完善,其对小学生阅读素养的推动作用就越强,但是部分小学阅读教学反馈机制较为传统落后,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对提高阅读反馈机制科学合理性与全面公正系功能的基本诉求,甚至对小学生阅读能力产生了消极限制作用。部分老师对阅读教学反馈环节存在轻视或者忽视心理,甚至直接将该环节剔除在阅读教学之外,以至于阅读教学反馈机制形同虚设,因此,老师应进一步完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活动流程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主动将阅读教学反馈机制纳入阅读教学体系之中,为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反馈机制的指导与总结作用奠定了基础。老师应选择恰当的评价切入点,坚持老师与小学生互评的基本原则,既可以调动小学生参与阅读教学反馈活动的积极性,帮助老师认识以往阅读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也引导小学生找到其阅读知识体系的薄弱点,从而提高了小学生阅读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老师应从不同的层面来评价小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提高了阅读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公正性,要以鼓励评价为主,让小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其的重视与认可,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学习阅读技能的内动力。另外,老师还应定期反省,总结以往阅读教学活动的经验,为提升其阅读教学能力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学习过六年级下册《灯光》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文章的题目是灯光,但是整篇文章都在回忆一场战斗这是为什么?”学生们听到问题后,就会进入讨论之中,有的说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拥有灯光,这个回答是非常正确的[3]。通过这样的课后提问,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知道学生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以及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们在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从而增加对于课文的印象,真正深入地理解课文。

总结:正视原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与漏洞,认识到改革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完善阅读教学反馈机制等途径来获得最佳阅读教学效果,为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及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淑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319.

[2]周宝辉,单影.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2):52.

[3]王杰.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4):269.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阅读教学策略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