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浅探

2019-09-10王利欧肖萍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中职语文教学

王利 欧肖萍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也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探索现代先进教育技术与具体学科教学之间的有效整合成为教师们的研究新课题。笔者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巧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生动的课堂导入,活用教育技术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善用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等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以作为教育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教育技术;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作为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交际能力的基础学科—语文,更应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实现跨学科“开放式”终身学习,运用好现代先进教育技术,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方法: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生动的课堂导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语文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的单一信息传递方式,开始呈现出信息来源广泛化、信息呈现多媒化、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馈多样化等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中职生語文基础普遍薄弱,思维集中时间短,但探索世界、发现世界的好奇心和对成就感的渴望并不比普通高中生弱。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设置生动的课堂导入,可以很好地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材料:栩栩如生的图片,悦耳动听的音乐,生动有趣的解说,真实可信的视频等。笔者在讲授诗歌《雨巷》时,天正好下着蒙蒙细雨,非常应景。那天下着蒙蒙细雨,轻轻地说了句“下雨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窗外。窗外是一排排的玉兰树,结满了洁白的玉兰花,香味袭人。由此环境,顺势导入‘雨巷诗人’戴望舒,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图文声像并茂的唯美的《雨巷》朗诵视频。在安静的氛围中,多媒体课件的效果远比一张嘴的效果好得多。学生在这略带忧伤的情境中沉浸到精美的朗诵视频中,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

二、活用教育技术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中职生普遍自制力不强,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安安静静地呆着学习。中职生课堂如果只是一味地“满堂灌”,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活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创建高效科学的课堂,是实施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重要探索。笔者在教中职生作文时,发现他们普遍不喜欢写作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针对性地对初次作文进行了评讲。作文评讲课时我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模拟奥斯卡颁奖模式,在重温写作要求之后,我将作文写得比较好的一部分同学以奥斯卡颁奖形式请上讲台,在专门加插的雷鸣般的掌声中,“榜上有名”的优秀小写手们获得老师给予的小礼品。课堂气氛这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这群小男生们获奖的是真有点沾沾自喜,没拿奖的那是颇有不甘,大有摩拳擦掌跃跃再试的劲头。颁奖后,我进入“佳作亮相”环节,请自愿分享自己作品的小作者上讲台念精彩的开头、片段或结尾,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整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情绪高涨,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这让受到肯定的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也激发了其他学生想要尝试、想要成功的欲望。这种借助教育技术活跃课堂气氛的做法显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后他们的作文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名副其实的佳作。

三、善用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现代社会被称为“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必须学会在信息海洋中生存,善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最大化地实现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服务。笔者在中职学校教不同专业的学生,比较注意的是善用教育技术对跨学科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比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画里阴晴》一文时,笔者利用网络收集了中西画派中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此外还展示了精心收集的中国经典3D水墨flash动画,通过形象的展示让动漫班学生对艺术有了形象、直观的感受。而通过在本文学习中对不同特点和不同风格的美的作品的欣赏与讨论,打破了语文与美术学科间的界限,更好地进行了资源整合,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还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一致称好。此外,也可以很好地将语文与音乐、舞蹈、信息技术、政治等学科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实现跨学科的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这种资源整合同时给学生创设了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者、学习者。

其实,教育技术作为筛选信息、处理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重要认知工具,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形势下的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对中职生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认真研究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掌握这些新的技术,以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创新能力,更好地成为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011.6重印)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利,1979年生,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语文中级讲师;

第二作者:欧肖萍,女,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语文中级讲师。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中职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