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2019-09-10韦福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韦福安

摘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小学数学课程编排、内容选择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需坚持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常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旨在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小学数学课程编排、内容选择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需坚持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常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给每个学生“吃”得了“吃”得消。

喂鸡鸭极为简单,人人都会,但喂鸡鸭时不同的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态度对待鸡鸭。一种是不管鸡鸭吃还是不吃,只管撒食物了事;一种是看看哪只吃得少或吃不了,担心它变瘦,一把抓来,摁之于地,硬往它嘴里塞食物;一种是细心观察,发现有吃得少或吃不了的,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如果喂鸡鸭的人用第一种态度对待鸡鸭,那吃得少或吃不了的鸡鸭只能饿着肚子,自认命苦;如果喂鸡鸭的人用第二种态度对待鸡鸭,那吃得少或吃不了的鸡鸭只能忍受肚胀之苦,很难消化被硬塞入胃里的食物;如果喂鸡鸭的人用第三种态度对待鸡鸭,那吃得少或吃不了的鸡鸭还大有希望,将有一天能吃得有味,也能消化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同喂鸡鸭。如果教师抱着消极的态度,只管撒“食物”了事,不关心学生是否“吃”得了“吃”得消,那“吃”不了“吃”不消的学生只能忍受“病痛”饿着“肚子”;如果教师只关心学生的“肥瘦”,摁住那些本来已有“病痛”“吃”得少或“吃”不了的学生,硬把“东西”往他们“肚子”里塞,他们只能忍受“肚胀”之苦,“消化”不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学得还不会或者学得有困难,教师应该认真地查找原因,想办法给他们学得了学得会。笔者认为,查找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找。其一,要从我们教师身上找原因,看我们教师教学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我们教师教学态度、方法不正确,就要及时给予纠正。其二,从学生身上找原因,看“病根”在哪儿,及时“对症下药”,给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等,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愛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味口”自然也好了,也就能“吃”得了“吃”得消。

二、夸夸到那些“不聪明”的学生。

我们教师平时上课,甚至上公开课,都习惯用到一句话:“这个问题谁来回答?请举手。”举手的多数是学得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同意回答问题的也都是那些举手的学生。他们回答结束,教师要么夸:“真棒!”,要么夸:“真乖!”,要么夸:“真聪明!”一节课下来教师都没有问到没有举手的学生,更没有夸到没有举手的学生。那没有举手的学生还有人棒吗,还有人乖吗,还有人聪明吗;他们有没有值得我们夸的地方呢,他们掌握教学内容情况我们教师是否了解了呢?我们可想而知。这样教师如已被蒙上双眼,大片“盲区”没能看到。那些学还不会或者学得有困难的学生已被冷落在一边,只能坐冷板凳。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回答问题、板演等机会给那些学得有因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回答问题、上台板演,要夸夸到他们。这样既能及时把握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抓住最好的辅导机会,又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给每个学生“咬住”数学“根”。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性、逻辑性和连续性。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都是学生学习下一个数学知识的基础。这些知识学生一但没有掌握好就等于丢了数学的“根”,当学到相关的知识时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每个学生都紧紧地“咬住”这些“根”。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两个数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通分”的“根”。教学这两部分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就得让学生紧紧地“咬住”,不能给他们丢了。哪些学生丢了这两个“根”,学到“通分”时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通分”又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个“根”。不会“通分”,要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就难了。又如,“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个内容就是“解方程”的“根”,教学时是必需给每个学生都紧紧地“咬住”,不能让他们给丢了,如果给他们丢了这个“根”,到学习“解方程”将是“寸步难行”。

四、让每个学生“下水”去学“游泳”。

记得笔者小时学游泳是跟同伴们偷偷溜到池塘里去学,那时根本没有什么人教,开始我只是在浅水区用手脚乱拍乱打,但久而久之便学会了游泳。这虽称不上专业,但落入水中也不致于惊慌失措,只顾呼喊救命,胡乱挣扎,直到沉入水底。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学游泳是有相通之处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只顾及少数学生,让他们“下水”学“游泳”,留大部分学生呆在“水边”听我们教师讲说或看个别学生怎样“游泳”,这样教学生学“游泳”是教不会几个的。即使学生偶尔得“下水”,也觉得“游泳”实在太难学。在小学数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下水”去学“游泳”。如果有学生不敢“下水”,或者不愿“下水”的,我们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下水”试一试。试多了他们就不怕“水”了。熟能生巧嘛!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课堂中,就得让每个学生都有“下水”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进行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如给每个学生反复地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等。“下水”多了,久而久之他们也都牢牢地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

五、给每个学生都能“吸”足“营养”。

给同样的饭菜,有的人消化道好,吃得多一点,营养也容易被吸收,有的人消化道差,吃得少一点,营养也不易被吸收,大家表现出肥瘦不一。知识就是学生的“食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给学生同样的“食粮”,有的学生“吃”得多,“消化”又好,“吸收”到的“营养”也多;有的学生“吃”得少,“消化”又不好,“吸收”到的“营养”就少。对“吃”得少,“消化”又不好,“吸收”到“营养”少的学生,我们教师不得不顾,得及时给他们“开胃”,让他们“吃”得有味,能“消化”好点,能“吸收”到“营养”多点。学生“吃”得多了,“消化”好了,“吸收”到的“营养”足够了,“身体”自然而然壮起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板演、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等学习活动,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促他们“消化”,给他们“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2]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发教育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