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探究《桃花源记》里的“漏洞”
2019-09-10万家海
万家海
为搞好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教学,我进行了精心的备课,备课中,我发现了《桃花源记》里的一处笔误,偶然的发现,让我大为惊喜: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以前还从没有想过它有“漏洞”。想到“新教材培训”上老师建议我们的“教学策略”:建构基于学生感受和疑问的语文新课堂。我决定抓住这个“漏洞”在教学上建构一个这样充满疑问与探究的语文新课堂,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辨别能力。
《桃花源记》当然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体现了陶渊明的理想,由于这个理想在东晋末年那样黑暗的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文中的情节自然是虚构的。在他的笔下,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等,他笔下一派和平安乐景象,一幅安居乐业的图景,令人心驰神往,喜不自禁。但我们在欣赏并陶醉于陶渊明给我们设计的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时,不要忘了,同样是在这一段里,有这样一句话:“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句,就有点儿令人费解,这是明显的“漏洞”吗?应该是。为什么?因为,后面交代桃花源里人告诉“渔人”:“自云先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大家要注意“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以及“不复出焉”这三个关键词,这说明秦朝时,桃源里的人的先祖就已率妻子邑人来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秦时到东晋应该有500多年了,经历了两汉和魏晋等好几个朝代,再联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是明显的漏洞了。試想一下:在古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特征,各个朝代的衣着是不一样的,桃花源外面的人经历了几朝几代,他们的衣着服饰早已变化,桃源里面的人因为“与世隔绝”而依旧保持秦时衣着风格,即使有变化也不会“悉如外人”啊!两者怎么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我准备带着这个疑问,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当然,以上我的观点是不会事先抛出的,需要同学们自己顺着这个思路加以分析,用充分的理由来对这个“漏洞”加以认定。我在带大家翻译课文时,对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特地叫同学们多读了几遍,并且叫他们自己翻译。学生对照注释(部颁教材,文言文注释较为详细),解释字词,翻译文句,并不觉得难。学生解释:悉,完全,都。如:像……一样。外人:外面的人。这里指桃花源外面的人。我请大家将剩下的语段翻译完后,适时提出一个疑问:同学们,你们看课文在描写渔人在桃花源里面所见到的景象时,有没有出现“漏洞”啊?学生们起初不解,疑惑的望着我。我进一步启发:比如,人的衣着,是否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保持一种样式风格不变呢?聪明的同学一下领悟了我提问的指向,一个一向善于思考并经常积极举手的同学举手发言:老师,你是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吧?我反问一句:你看呢?她一下兴奋起来,其他同学也顿悟起来,对,“悉如外人”!就是说,渔人看到的桃花源里的男女衣着是和外面人的衣着一样的,这是“破绽”。我问:理由呢?她有理有据地分析起来,理由和我备课时所思考的大致相同。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同学还有独到的见解,她进一步用文中所写的情节来证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错误,比如,她指出:课文第三段开头“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一句,这位同学分析道:渔人偶然进入桃源,算是个不速之客,他这个外人的衣着如果和桃源里的人一样,就不会令桃花源里的人“大惊”,只有衣着完全不一样,才会让里面的人感到诧异,以至“大惊失色”,因为衣着最能明显地区别人。“大惊”也符合里面人的心理。尽管也有其他同学认为文章这样写并没有错,因为我们可能没有弄清楚陶渊明笔下的“外人”二字的真正含义。但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那位同学分析有道理。
我也肯定了大家的这种不迷信大家,敢于提出疑问的精神,对这个“漏洞”的理由进行了梳理总结,高度赞扬了这位发言的同学积极发言,思路开阔,肯动脑筋,善于举证,有理有据,分析较透彻。希望大家遇到问题都要问几个“为什么?”,勤学善思,不断进步。
建构基于学生感受和疑问的新课堂,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大胆怀疑,是会激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型的,对于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桃花源记》是这样,学习其他课文也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