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飞机持续适航性的因素分析

2019-09-10翟力陈洪艳李昕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航空器工程技术飞机

翟力 陈洪艳 李昕

摘 要:适航即为适航性,其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理解为航空器在预期使用环境中和在经申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之内运行时的固有安全特性。当航空器设计定型后,其固有适航性便随之确定,也就是说适航性是通过设计赋予给产品的特性。

关键词:持续适航;安全

飞机的适航性通常是指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应具备的各种品质都符合飞行安全标准的要求。它通常包括飞机的初始适航性和持续适航性两个方面。初始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和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与适航当局规定的适航标准和规范的符合性;而持续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在取得适航批准投入使用之后,其运行的固有安全性与适航当局批准的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的符合性。

1 影响飞机持续适航性的因素分析

1.维修硬件方面的因素。使用维修单位的维修硬件主要包括厂房设施、工具、设备、器材、检验测试和计量设备等。硬件是否齐全、有效,直接关系到维修工作能否全面、有效地按经批准的标准和技术文件实施。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使用维修单位,在厂房设施方面基本上能满足所申请维修项目的维修要求,但工具设备器材短缺以及检验、测试和计量设备落后等间题,已造成使用维修单位维修项目增项困难、保留项目过多等不良影响。这些因素不仅严重制约着使用维修单位自修项目、规模的扩大,而且由于保留项目多、工具、设备的超差等原因影响了维修工作的质量,对保持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使用维修单位应该在重视机队、航线、效益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随着机队及自修项目扩大造成的设备、器材等硬件不配套的问题。考虑到航空器使用维修的经济性,在航材、工具、设备方面或维修项目方面,拥有同类机型或相近机型的使用维修单位,可以考虑在常备项目维修外,在单位之间进行这方面的相互信息交流、协作和互济,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我国各使用维修单位的有限人力、财力和物力,这样既可经济、有效、全面地解决各使用维修单位在维修硬件方面影响飞机维修的问题,而且也符合目前世界上各航空运输企业为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相互合作、结盟的发展趋势。

2.管理方面的因素。使用维修单位所执管的航空器符合适航性要求的程度,最终取决于内部整体管理的水平。管理水平越高,就越能良好有效地使用维修航空器。管理方面的因素包括管理者的素质、组织机构配置、采用的管理程度和方法、制定的制度、规范、标准以及贯彻落实程度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管理者的素质和对各种程序、制度、规范及标准的贯彻落实程度。作为合格的机务维修系统的管理者,除具备一般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熟悉有关适航管理规章和规定,熟悉世界上先进的机务维修管理方法,熟悉所执管机型的维修业务技术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合理配置组织机构,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制订推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和标准,组织和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和多功能的机务维修系统,实现机务维修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因此,在管理方面,使用维修单位关键应该重视培养使用维修系统管理人员的素质,利用德才兼备的管理者来实现机务维修系统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促进维修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经济有效地保特飞机的持续适航性。

3.工程技术方面的因素。工程技术工作是确保有效使用维修航空器的基础,是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其所制定的各种使用维修工作程序和标准是维修人员对航空器实施维修的依据。所以,使用维修单位必须在提高从事工程技术方面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的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工程技术工作程序,保证所编制的各种指导性技术文件,如维修方案、可靠性方案、加改装项目方案等的质量水平,同时通过行之有效的闭环控制程序,使所制定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保持持续有效,而且使其能在实施维修工作中加以顺利贯彻落实,从而为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维修工作,为有效使用维修航空器创造先决条件。其次,对直接从事维修的人员的培训是工程技术工作的另一重要内容。由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资深人员担任教员所进行的业务技术培训,是提高维修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最重要和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教员熟悉民航适航管理规章的内容和标准,熟悉所执管机型的结构理论和使用维修知识,理论和实践衔接较好,能使受培训的人员尽快掌握维修所需的技术业务技能,从而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质量,为保持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奠定基础。

2 持续适航管理的应用

1.AEG(航空器评审组)AEG 评审是通过对设计的评审,保证航空器在后期连续使用中能够保持或恢复到适航审定的安全水平,AEG 评审贯穿在整个寿命期间,主要是保证航空器持续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

2.AEG持续监控 航空器获得型号批准并投入运行后,AEG将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航空器评审的持续监控:①航空器实际运行反馈信息;②对航空器型号进行设计更改;③规章要求的修订。

3.飞机持续适航性的鉴定和监督检查飞机的适航性应由营运人完全负责,这是因为航空器的营运安全是在营运人的控制之下,但是为维护公众利益,保障飞行安全,适航部门必须对航空器的适航性实施监督与检查,这种监督与检查是适航部门工作的职责,是对营运人保证航空器适航性的一种评价,更是适航部门对营运人飞行安全工作的一种控制。适航部门对航空器适航性的控制与监督检查工作具体体现在下述几方面:①对航空器的维修大纲和维修方案进行批准,并监督检查依据上述文件而制定的各种实施工作细则的符合性;②对适航指令和重要服务通告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③对时控件状况进行检查;④对保留项目及保留故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⑤对重大故障和重复故障进行分析和监督,并对营运人的可靠性方案进行检查与评估;⑥对维修记录进行检查。

本文分析了影響保持飞机持续适航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控制方法,意在促进飞机的持续适航管理,强调保持飞机持续适航性对保证飞机出勤率和安全正点运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华,佘公藩.适航性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2018年9月1日.

[2]王冠茹,孙有朝,等.民机持续适航事件风险评估流程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7:29-32.

[3]AP-21-AA-2011-03-R4 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2011年3月18日.

猜你喜欢

航空器工程技术飞机
飞机失踪
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应用
单跑道放飞间隔咨询通告
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RECAT-CN)国内运行现状分析
航空器拆解适航管理解读
无人航空器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数理逻辑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探析
水池结构设计中几个易忽视问题的探讨
乘坐飞机
神奇飞机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