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山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研与大学生支教模式创新探析

2019-09-10周一婷赵启蒙王梓宁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周一婷 赵启蒙 王梓宁

摘要: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劳动人口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与乡村凋敝和衰落的趋向日渐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在这些贫困发生率、留守率、辍学率高居不下的乡村,教育困境、思想落后、经济迟滞三者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这三者的共同结果。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兼顾社会力量的帮扶,改善贫困山村基础教育,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重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桥梁,在疏导心理问题的同时防微杜渐,是改善贫困山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困境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贫困山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视角审视

(一)自我认知难以建构

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行为是儿童用来认知自我的重要因素,儿童可以从父母的道德行为、亲情行为、社会行为来确认自我的存在形式,并从外界反应中得到回馈。在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中,儿童不但会逐渐熟悉并了解外界环境,并且从外界中得以认知自我。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的不完整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自信心、自尊心和安全的缺失,道德观、是非观的不健全,亲情关系的不健康等,这些长此以往会导致留守儿童心理的敌意和焦虑。

(二)社会交际难以畅通

留守儿童的社交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和行为上这两个方面。

在言语上的社交障碍主要体现为留守儿童沉默寡言、几乎不主动发言。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一部分交流对话的机会,同时,与其它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庇护,不敢在外人面前说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言语上的障碍,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

儿童在社交行为上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与人对话时的口吻、与人交流时的动作都是儿童在观察父母时习得的。但由于留守儿童在父母亲情上的缺失,让他们缺少了模仿的对象,这更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社交障碍。

(三)个人情绪难以调控

留守儿童的情绪往往易受改变。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会对在外地务工的父母有深深的思念。这种思念很难向周围的朋友同学或者带自己的爷爷奶奶倾诉,留守儿童便将这厚厚的思念埋在内心里。同时他们身边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也导致了他们情绪难以调控。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多障碍剖析

(一)“失落的孤舟”:家庭教育重度缺失

在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中,由于父母长期外出,亲子关系处于一种相对疏远的状态,家庭的亲密度也较低,父母的榜样作用与监控机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与弱化,这些都为家庭矛盾的产生埋下祸根。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缺失,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心理发展的异常;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溺爱和放纵心理,易使留守儿童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而其采用的惩罚,干涉等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又极易造成亲子关系的失谐、儿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

(二)“多米诺骨牌”:社会因素多方联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又有其自身的现实特征。随着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农村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在政策方面,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不能与城市人口享有同等的权益,也造成了其子女接受教育的困难,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

(三)“灰色的迷宫”:成长过程问题重重

留守儿童由于分散寄养多于在校寄宿,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或有效的监管,管护形成“空档”,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教育方面,对于城乡间流动的农民工子女,他们进城难以分享城市的义务教育资源,父母往往只能将其留在农村,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特定的留守儿童群体。同时,由于父母管护的缺失,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容易下滑。经济因素和不断滋长的厌学情绪,致使这一群体辍学率高居不下,失学现象严重。如何解决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重问题,如同深入迷宫一般需要多方不断探索。

三、心理健康支教模式的多对策探索

(一)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新形式: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一方面,因其心理学知识的专业性,支教地儿童有较大的理解障碍;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与封闭抗拒,使得单方向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取得实际教学成果。探索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表达自我的心理世界,促进他们在课堂上与老师良性互动,又能将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是不得不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支教团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开设别开生面的心理学启蒙课、心理健康小游戏和心理电影赏析课,注重把课堂的展示机会留给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发言。

(二)个性化定制洞察心理问题暗角:精准对接、沟通疏导

在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孩子敞开心扉积极发言的同时,笔者认为大学生支教团还应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心理问题隐私。而个性化定制与精准互动就能够既对课堂式教学做到有益补充,又能兼顾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深入心理问题的疏导。结合对基本情况档案的建立与跟踪,以支教团成员与支教地儿童“一对二”的比例,精准对接每一位孩子,洞察一切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暗角,有针对性的对孩子们进行帮助和疏导。

(三)解开留守儿童魂牵梦萦的心结:温馨港湾、用爱护航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和“爸爸妈妈”是最触动他们幼小心灵的词汇。很多时候,能够见父母一面都是他们过生日时许下的心愿;也不乏有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时间疏于管教,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和误解的状态。笔者认为,大学生支教团有必要解开孩子们内心最魂牵梦萦的心结,带他们重返父母身边,感受温馨的港湾。譬如,引导孩子们为父母写一封家信、鼓励孩子们向父母倾诉、带留守儿童驱车前去与在远方工作的父母见面、坚持家访等。

(四)素质拓展课助力心理健康教育:自尊自信、自强自爱

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长远的工作,对于在留守、离异或单亲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心中既成的心理问题结节,仅仅依靠心理课教学和心理沟通疏导是“治标不治本”的。他们自卑自闭、懦弱胆怯、备受欺凌,如何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一项拿得出手的特长,引导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步骤。因此,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課程是不可或缺的,如天文课、海洋课、物理实验课、化学实验课、音乐课、摄影课、辩论课、生理卫生课等。

(五)多渠道呵护贫困山村留守儿童:多方合作、不断前行

支教团的力量从来都只是短暂而微薄的,如何能够保证大学生支教团团队离开以后,留守儿童然能有社会多方面的关注与呵护,是历来困扰支教团队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应多渠道地调研和了解能够给孩子们带来长期保护的社会力量,并与之达成长久合作,譬如村委会、妇联、“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返乡学子联盟等。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