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握示范“度”

2019-09-10李雪梅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小学生

李雪梅

摘要:当今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在教育中占着一席之地。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说,美育更加重要,从小熏陶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和趣味,会对小学生将来漫长一生产生不可看见的重要影响。由于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示范,没有示范的美术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然而如果一味地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那么又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在摇篮中,同样也会成为一种失败的教育。在美术教育与示范中,该如何把握示范“度”,如何不过之?如何不不及?如何做到中间的平衡点,是所有美术老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师示范;度

目录

一、当今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示范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过度示范

(二)美术技能弱化、淡化

(三)学生美术学习效果被老师忽略,美术示范教学成为一种形式

二、对当今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示范普遍性问题的对策

引言

美术教学作为陶冶学生艺术情操的一门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对于那些刚刚步入学堂不久的小学生,美术课更是他们喜爱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由于美术学科自身的直观性,常常许多老师误将小学美术课上成了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课程,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这无疑是一种失败的美术教育。而对于刚刚步入学堂不久的小学生,美术教学也不可能过多地讲解美术理论。首先学生根本听不懂,其次这样会将美术课变成一门枯燥和他们讨厌的课程,这样也是一种失败。那么在教师的示范度中,就应当有一种取舍和把握,来达到美术课堂教学最佳的平衡点。

作为小学美术教师的我,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深深地热爱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事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现如今的美术教学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微薄贡献。

一、当今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示范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过度示范

多年的教育经验中我发现,许多小学生上美术课都是欢呼雀跃的。在老师一走进教师,他们就兴奋、急切地问,老师今天教他们画什么。

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在上面画,然后让学生跟着模仿。这是普遍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这也是一种过度示范的美术教学。学生们观看老师绘画,熟记老师绘画的步骤,然后对此绘画进行模仿,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孩子是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是喜欢幻想的,我们在美育过程中,却不自觉地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千篇一律地模仿、死记,成为老师的模仿者。这不是美育的本质,也不是开设美术课的目的所在。這样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作品,不过是没有自我的影子。

长期下来,学生更是会养成思维和创造能力上的惰性,不愿意再自己思考,不愿意再自己创造了。久而久之,这对学生天赋是一场不见血的残酷扼杀!

(二)美术技能弱化、淡化

不可否认,每一门学科都是由理论和实践构成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紧密,不可分离,互相依存。在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更是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不能离开实践,在进行实践的时候不能脱离理论。许多美术老师认为学生还小,不会懂得美术理论,不会理解美术原理,或者另一方面是出于美术教师自身的惰性,在美术课堂上,很少有老师会讲理论,大多数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只字不提理论。

因为理论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席,美术技能的教学常常也跟着缺失了。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门技艺,都是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对美术技能的弱化、淡化,只会降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也影响他们今后的美术学习。这是我过美术教学存在的又一个普遍问题。

(三)学生美术学习效果被老师忽略,美术示范教学成为一种形式

因为美术课只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中课时十分少的一节,因为所谓的素质教育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不考美术。因而,美术课成了许多人眼中的副科,“豆芽课”。学校和学生家长对美术课的不重视,使得美术教学中出现了又一个问题,使得美育成为了一种形式。

美术示范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就能完成的一项学习课程。因为不受重视,美术老师在美术课堂上常常将示范性教学看作一种固定的程序,上课只是依葫芦画瓢地走一遍程序。这样情况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使得美术示范教学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而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也常常并不重视。

二、对当今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示范普遍性问题的对策

美术课的示范性教学,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确定美术课堂教师示范教学的度和量。对于小学生的美术课堂教学示范度的把握,如果遇到较难的问题,或者是遇到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的课程内容,在这样的问题情况下,不妨加大教师示范“度”。在这时,由老师带领着学生去解决问题,由老师带领着学生学习,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对于较简单的美术课程内容,则应该降低教师的示范“度”,让学生自己学习,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保留他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孩子的天赋是教学中不应该扼杀的可贵品质,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尽力保护的。这样才是对每一个小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小学教育的美术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可是,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而模仿能力弱,有的学生模仿能力弱而动手能力强,等等。在这样的集体教学中,除了面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共同教育之外,该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示范度应当做适当的调整。

比如,对于喜欢画画,却总是画不好,总是慢半拍的个别小学生,他的动手能力较差,自己不习惯创造,在这时候老师可以多关心他,对他多做指导,需要的时候可以做示范教他。慢慢地,让他走上学习的正规之中,赶上全班同学的教学进程。

不能用固定的标准衡量事物,适量适度的示范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师把握好示范度,美术课堂教学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成功效果。示范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一种外在的形,学生的创造力才是教育的神。总之,只有教师把握好示范度,美术课堂教学才会神形兼备。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参考杂志社,2005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年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钟启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课程论》,钟启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小学生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美术课
我是小学生
找蜡笔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