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足职业需求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创新研究

2019-09-10胡鲜花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职业需求高职体育

胡鲜花

摘要:本文研究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的思想观念滞后、教材开发以及课程设置上的不足等问题,并在满足职业需求视角下创新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有关的内容,在明确了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以及课程体系完善等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体育学生这一主体,在满足高职院职业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创新思路,促进高职体育学生职业需求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关键词:职业需求;高职;体育;课程

本文研究职业需求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创新有关的内容,是基于对高职体育教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课程设置措施,以此来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保证体育教学可以逐步稳定的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引导体育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养的共同发展。然由于社会进步速度飞快,高职体育教学滞后的课程设置必然限制了其社会化的进步,所以如何加快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创新,决定了高职体育学生步入社会后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对满足体育生职业需求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思想观念滞后

高职体育教学长期发展以来,针对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这对于体育学生来说是比较不利的,不能为高职体育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提供更多的针对性、前卫性的素质教育,从而降低了高职体育教学效果。而有关部门及高职院校本身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系统性规划认知不足,导致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社会性发展能力较弱,滞后的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思想观念,极大的降低了高职体育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材开发有待于完善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采用的教材系统化不强,教材本身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尤其是采用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比较落后,并没有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等开展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对于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而言,极大的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不利于高职体育生扩展学习思维。尤其是高职体育教材开发不够完善,教师不能深入挖掘教材中有效的教学信息,对高职体育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大多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体育学生的思想和内心,导致高职院校体育学生毕业后很难坚持本专业工作而选择其他行业,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单薄

高职体育教学大多依赖于既定的课程目标,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导致体育课程内容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然也必然面临着体育教学课程设置中的缺陷,部分课程设置比较单薄,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而且高职院校尚在完善与发展中的体育课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设置重复的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意见上的分歧,这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内容等有待于完善,在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中针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目标性等内容制定比较单一,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体系完善的需要。尤其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招聘的过程中,比较依赖于体育教师的学历素质,并没有针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等进行综合性有效的评价,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存在着教学能力上的不足。

二、满足职业需求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创新对策

(一)突出学生主体

满足职业需求视角下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需要创新的思路,必须要围绕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一中心,以不断提高体育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等为目标,扩大高职院校体育学生的学习范畴,在合理的设定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体育学生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以及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以此来提高体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高职体育学生步入社会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建立高职体育学生需要的课程设置体系

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与时代和社会对接提供给高职体育学生以更多元化的课程服務,满足高职院校体育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兴趣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的高职体育学生的除需要强化体能训练课程设置外,还应该结合体育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转变课程设置思路,并进一步为高职体育学生创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教学课程内容,才能满足高职院校体育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突出体育教材的教学特色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信息,了解社会对体育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发展情况,才能全面的突出体育教材教学特色,进一步引导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创新体育课程结构设置,满足体育学生的职业需要。高职体育教材本身的理论性较强,需要体育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时代、社会资源进一步挖掘教材信息,并将其与信息技术等创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创新的需要。

(四)强化体育课程设置的循序渐进性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能够循序渐进的引导高职体育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内容,培养学生习得多种体育素质和能力,为高职院校体育学生步入社会奠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丰富体育学生的课程学习思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体育专业人才,同样满足高职体育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所以,强化高职体育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发展,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环境和设施,同时能够增强高职体育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完善综合性评价机制,发挥体育课程设置的需要,才能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效果。

三、结论

本文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研究高职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是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以及综合评价评估手段,在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加快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能够为体育学生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和提高职业竞争力提供保证。高职院校体育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优化,科学有序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使体育学生的社会性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志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刘瑞静.廊坊市高职院校瑜伽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猜你喜欢

职业需求高职体育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我们的“体育梦”
探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