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开设护理科研课程意向性研究
2019-09-10方程珂儿饶和平李胜琴裴丽萍
方程珂儿 饶和平 李胜琴 裴丽萍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对开设护理科研课程的想法,为医学院各专业是否开设科研课程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整群抽样方法确定300名学生为调研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科研动机、科研开展意义、科研开展困难之处、开展科研课程必要性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与非护理专业对护理科研作用的认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开展护理科研的意义上在提高地位与促进学科发展两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护理专业学生在研究方案设计、统计学处理、文献检索和知识缺乏四项明显低于护理专业(P<0.05)。结论:高职学生对开设科研课程有明显的支持,医学院学生全面开展科研课程有必要。
关键词:高职护理;护理科研;课程;意向;研究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加强高职护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工作是护理教育改革最本质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陆续开展护理科研课程的学习,为调查高职护理科研教学可行性与教学效果,与学生对护理科研意向性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高职护生科研能力,本课题组对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各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纳入标准:①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二年级学生;②无纪律或受处分。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抽取10名,按照整群抽样方法确定300名学生为调研对象。男40名,女260名。护理专业120名,非护理专业(中药学、助产专业)180名。
1.2调查内容与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护理科研的重要性、科研动机(包括个人爱好、提高自身素质、学科发展及职称竞聘等选项)、科研开展意义(包括提高地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质量等选项)、科研开展困难之处(包括方案设计、统计学处理、文献检索等选项)、开展科研课程必要性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3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75%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护理专业与非护理专业对护理科研作用的认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开展护理科研的意义上在提高地位与促进学科发展两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护理专业学生在研究方案设计、统计学处理、文献检索和知识缺乏四项明显低于护理专业(P<0.05),详见表1、2、3、4.
3.讨论
3.1护理科研认识现状本研究发现,护理专业与非护理专业对护理科研作用的认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开展护理科研的意义上在提高地位与促进学科发展两项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有关专家[1]研究报道相一致。大部分同学认为护理科研十分重要,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帮助,认为学习护理科研能够增强自己未来工作竞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提高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地位有关。总体来说,护理专业学生对学习护理科研的愿望是要高于非护理专业学生的,可能与护理学生对护理课程有所了解与接触有关。但是还是存在小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和非护理专业学生不太愿意参与,可能与她们认为护理科研难度大有关。那么根据进一步调查显示:83.3%的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护理科研最大的困难因素在于护理科研知识的缺乏,依次是论文撰写(79.2%)、方案设计(50%)、文献检索(37.5%)、统计学处理(25%),而非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之处为论文撰写(75%),其他依次为知识缺乏(69.4%)、方案设计(66.7%)、文献检索(52.8%)、统计学处理(41.7%),非护理专业学生在研究方案设计、统计学处理、文献检索和知识缺乏四项明显低于护理专业(P<0.05),说明需要加强医学院非护理专业的科研能力培训。
3.3对策
3.3.1引导护生充分了解护理科研,提高对科研的兴趣高职护生对护理科研的认识存在于浅表,还没有认识到护理科研对自身素养、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护理科研顺应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护士解决临床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护理科研不能光光成为同学们为了想要完成的任务。那么前提就是从了解护理科研,培养兴趣开始,高职院校可邀请科研专家或者在科研领域颇有成就的学姐学长开展讲座,介绍科研经历与科研方法[2],通过结合自己的实际,并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另外高职院校应多购置科研类书籍,图书馆开放图书数据,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
3.3.2开设《护理科研》课程 在高职院校开设《护理科研》课程十分关键[3],学生有了学习科研的意愿,就需要护理科研知识规范化培训,此时就需要老师作为良好介质,引导和传授如何开展护理科研例如:如何设计方案、如何检索文献、如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何撰写论文等等。而老师也需要一定的科研能力,加强培训,老师和学生一同进步一同成长,并进行不断改革,完善护理科研工作。
3.3.3提供护理科研实践机会,加大对学生护理科研的鼓励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课后的科研实践更为重要,老师可让同学进行科研选题,并自行设计调查方法,进行抽样调查例如:公交车满意度调查、乡村医生工作情况调查、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等,并对同学的科研成果的大小进行奖金式的奖励[4],从而提高同学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凌霞.《护理研究》课程对高职护生科研能力影响的调查[J].文教专论,2015,(11):67
[2]王晋举,孙鑫,范宝梅.高职护生护理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J].卫生教育,2018,15(33):112-114
[3]饶和平.實用护理科研训练[M].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4]余惠琴,华筱娟,孙停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评价及教学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5):5042-5044
作者简介:方程珂儿(1998-),女,汉族,浙江衢州人,大专,从事护理专业学习与研究。
指导教师:饶和平,教授;李胜琴,副教授;裴丽萍,副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护理,No99);浙江省普通高校“十 三五”首批新形态教材项目(实用护理科研训练,No9);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QZYZ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