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施工中路基加固方法及防护措施分析

2019-09-10林后仁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加固技术公路

林后仁

摘 要:路基加固技术的建设是公路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坚固稳定的路基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公路建设进行系统、有效的研究。路基加固技术是保证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前提。只有做好公路路基加固工作,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施工路基;加固技术;公路

引言

这有利于优化路基的使用,降低路基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我国公路运输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了解公路工程路基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路基稳定高效使用所需的加固处理技术和技术措施,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1 公路路基加固施工的重要性

在本质上,路基是道路的基石,对支撑道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施工前,由于自然环境的长期侵蚀和道路荷载的破坏以及路基的开挖,路基的稳定性无法满足正常使用路面的要求。此外,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果选用的填充物不够坚固,颗粒接触不严格,地基承受的荷载较小,稳定性差,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有利于软土生长。土质区,其地质条件更为恶劣。因此,为了保证最终的道路工程能够满足预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要求,必须采用合理的路基加固技术,以保证路基的质量和强度能够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

2 公路路基加固工艺

2.1 基底冲击碾压加固处理施工工艺

地基冲击压实加固处理施工技术是路基施工中最常用的加固技术。主要是路基内土地的压实处理,采用压路机、平磨、推土机、角磨等方法,使原有的疏松土结构变得致密坚实。它能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防止路基在使用路基沉降时发生滑动破坏。在地基冲击压实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需要对边界线进行测量和布置,然后对现场土质特性进行测试,对地表种植土进行处理,并最终将建筑用地平整,测量土壤水分含量之后进行冲击碾压操作。

2.2 强夯工艺

采用强夯技术可大大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强度。首先,如果上述工藝与施工区域的测量和清洁相似,则在设计的位置安装了冲压,调整了从地面的冲压高度和从施工点到施工点的长度,并启动解耦设备。等到锤子自由下落并放下钩子,以进一步测量锤子顶部的高度和距离。最后,推土机被用来填充夯实的坑和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达到加固的要求。

2.3 桩基加固工艺

桩基加固技术也是公路施工中路基加固技术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施工前对施工土体和施工范围进行预处理和测量,并进行简单铺筑。然后将钻井安装到位,开始钻井,钢笼被清洗并安装。放置后,他们再次清洗。最后,浇注混凝土,完成加固过程。

3 施工路基加固技术研究

3.1 施工准备

应仔细校核地质水文条件资料,制定合理的成桩顺序及成桩工艺;进行场地平整及清理杂物;测量放样,选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试桩施工,试桩数量不少于3根,以确定机具配备、打桩顺序及工艺流程是否合理,并且得到实际混合料配比、混合料坍落度、拌和时长、拔管及泵送速度等各项工艺参照。

3.2 成孔

钻机就位后,应进行试运行,检查马达以及螺旋钻杆钻动是否正常,随后再进行正式的钻进作业,钻至设计标高。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钻进的速度为匀速,避免形成螺旋孔,在钻杆上应有明确标记出成孔深度,成孔深度误差应不超过设计值,为深度误差≤10cm,垂直度偏差<1%。

3.3 混合料拌和及灌注

在试桩后得到了实际的混合料配合比参数,调整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进而得到实际施工混合料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合料制作,计量准确,材料添加顺序为:碎石→水泥、粉煤灰和泵送剂→砂,这样有利于水泥、粉煤灰和泵送剂与碎石、砂充分拌和均匀,每盘料拌合时间不小于60s。混合料加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每盘料拌合时间不小于2min。在泵送作业前,混凝土泵料斗、搅拌机搅拌桶应备料充足。

3.4 钻孔

到设计深度后,灌注混合料之前,应检查管路是否顺畅稳固;每班第1根桩灌注前,应用水泥砂浆湿润管路,现场施工指挥员应通知钻机停钻并且提升钻杆约25cm,打开钻头滑瓣,开始灌注并且保持连续灌注混合料,直至灌注到设计标高后继续超灌70cm左右(至槽面上30cm左右)。钻头提升作业和混合料灌注作业密切配合,严格控制提钻速度,提升钻头时不得使钻头拔出混合料表面,应保证钻头始终埋置于混合料表面以下1m左右,防止断桩或桩身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

3.5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应根据设计桩长认真计算钢筋笼长度,确保钢筋笼长度以及箍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笼的吊安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钢筋笼与桩顶标高、填平地面标高、构造物底标高的相对位置,确保钢筋笼安装位置准确,桩顶标高要在砂垫层顶面往下35cm的位置,采用长旋杆上配备装置进行钢筋笼起吊,人工配合机械设备进行钢筋笼的插入作业,钢筋笼沿长度方向每隔2米在外侧均匀绑扎固定4块保护层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

3.6 桩头截除、修整以及桩帽施工

CFG桩施工完毕3~7天后,待桩身强度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开始挖槽作业,用小型挖掘机和人工开挖其下50cm桩间土,桩间土清除后,截除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桩头,截除桩头时应使得截面尽量保持水平。机械截桩后,进行人工修凿桩头,清除CFG桩顶浮浆及强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确保露出的桩顶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截桩后应及时进行桩帽施工,桩头截断后,再用钢钎、手锤等工具沿桩周向桩中心逐渐剔除多余的桩头,桩头剔除至设计桩帽底标高后,应尽快进行桩顶扩头桩帽施工,桩帽采用强度比桩身强度高一等级的C25混凝土施工,桩帽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4小时。

4 结束语

总之,公路建设中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因此,高效路基加固技术在公路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各施工工程组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贾济坤.公路工程中路基换填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02)

[2]姚晓坤.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工艺与技术措施经验[J].智能城市.2018(12)

猜你喜欢

加固技术公路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节能分析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探讨
浅谈岩石高边坡加固技术
高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及加固改造的应用技术研究
公路施工路基缺陷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
高速公路钢筋砼桥梁损伤和加固技术探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加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