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志强,用艺术振兴乡村
2019-09-10周婷
周婷
脏乱差的卫生死角经过艺术加工后,变成有朝气的景点;村民们废弃的酒坛、毛竹筒、石料配上花草,组成了美丽的庭院……在丛志强的鼓励下,原本对艺术不感兴趣的葛家村村民从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自己生活的乡村,开始自主创造艺术品。
艺术有时候只是一把椅子
丛志强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2019年4月初,他带领3名研究生,携“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课题,千里迢迢来到浙江宁海,选择葛家村作为实践基地。
葛家村的村民以务农为生,既没有多少耕地,也谈不上其他资源。村干部曾试着去找投资,整整跑了3年,也没什么成效。山上的竹林和大片的桂花树是村里少数值得称道的东西,但是这些年,竹子不值钱了,办了几届“桂花节”也赚不到什么钱。近些年,村里更是几乎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了。丛志强看中了这里,决定把在葛家村的工作当成一个公益行动和实验。他与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私下约定,这次行动成功了,再对外说。如果失败了,就当什么都没做。
丛志强特意设计了一场讲座作为动员,但是在这个差不多有1600人的村庄,只有26人来听了他的讲座,甚至其中有80%的人看起来是凑数的。
其实这些年,中国的农村没少见艺术家。一次又一次的乡村改造中,有的艺术家把奇形怪状的雕塑立在村口,也有世界知名的建筑师在泥土地里盖起了让人惊叹的房子。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艺术家来了,村子里热闹非凡;艺术家走了,村子回到以前。在丛志强看来,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乡村的设计95%都是由艺术家这些“外援”完成,大多数村民只是旁观者,他想在葛家村摸索出一条新路。
丛志强的第一次改造行动,计划进行12天。可是在开始的4天,几乎毫无进展,没有人相信这个艺术家能够给一个村子带来什么改变:镇政府里有些人在观望,村支书也没出面见他,他的设计需要人力去实现,但村民们并没有什么动力。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丛志强开始走进村民家和他们聊天。
通过观察村民的生活轨迹,丛志强发现文化礼堂前面的小广场是村民们茶余饭后聊天的场所,却只有一棵古树下摆着的几块大石头以供歇脚。丛志强看到葛家村山上毛竹连片、溪坑里石头遍布,便和村里几位老人一起,以石头和竹子为原料设计制作了一把椅子。椅子可坐、可躺,村民都非常喜欢。
椅子做完,还没来得及打扫卫生,乡亲们就挤在了上面。这是村子里户外公共场合的第一把椅子,来来往往卖针头线脑的人甚至在这儿摆起了摊儿。对丛志强来说,这把椅子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村民们相信他这个“外来的和尚”了。后来,这把椅子还被复制到了别的地方,被放大了好几倍,出现在村口等公交车的地方;还被村民改变了造型,复制到了一口古井旁。
点滴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从质疑,到看热闹,再到参与设计,越来越多的村民跃跃欲试。那些握惯了农具的手开始拉着丛志强问,怎么样才能把艺术品做得更好看。
村里的艺术村民自己说了算
在丛志强的动员讲座上,村民叶仙绒听得很认真,虽然没太听懂什么叫设计,但听进去了“把废旧物品都拿来利用”这句话。因为自己家里有太多的旧物件,课后叶仙绒请丛志强到家里看看。看着叶仙绒家储藏室里早年的床、柜以及孩子们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丛志强建议道:“你可以办个美术馆呀!”
于是,叶仙绒将家里一栋没人住的小楼打扫干净,办起了叶仙绒美术馆,展出的是老物件和自家孩子写的字、画的画。接着,叶仙绒又搞起庭院设计,种上花花草草,人们参观完美术馆可以继续参观庭院,让参观者有更好的体验。从2019年4月开张到现在,已经来了上万人参观,不只有来自北京、上海的游客,还有四川、贵州的。刚开始,村里人还嘲笑她“一个妇女把名字挂这么高”,可如今,叶仙绒忙到连吃饭的时候,饭碗都会端起、放下好几次。
2019年7月,丛志强第二次进驻葛家村,一待就是20多天,他们不再替村民设计,而是由村民自行设计,团队再提出建议。
有一次,丛志强来到开民宿的袁小仙家吃饭。丛志强问袁小仙擅长做什么,袁小仙说啥也不擅长,就会蒸馒头。“蒸馒头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丛志强说,并教她用火龙果汁、蔬菜汁等做出不同颜色的面团,然后创造出有人有物的一幅画。当作品出笼时,袁小仙惊呆了。这次尝试激发了袁小仙的创作欲望。她早年当过裁缝,便让丛志强给她设计了布艺玩偶图,她照着做。袁小仙的艺术激情被点燃,并爱上了布艺。她不再感到艺术高深莫测,也常有人买走她的作品。艺术还改变了她的丈夫。袁小仙的丈夫前几年生过一场大病,苦闷时爱上山挖笋打发时间,袁小仙特别担心丈夫的安全。自从看到袁小仙做布艺作品后,她的丈夫也开始用竹子做台灯、果盘、花盆,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再沒事往山上跑了。现在,袁小仙的丈夫已经小有名气,常有人慕名前来购买他的作品。
乡村里出现了自己的艺术家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艺术创作的行动中,来了灵感的村民会把自己的作品发给丛志强征求意见,哪怕是在半夜。他们还会直接修改艺术家的设计:村外的竹子长廊里,原本设计了一串风铃,一位72岁的村民在风铃上拉了根有颜色的线。他告诉丛志强,这是为了防止大风吹起风铃伤到人;曾给人民法院设计过统一标识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陈炯给葛家村设计过一个叫作“草船借箭”的装置作品,村民在施工的时候直接把造型改了,因为“台风天里,那个东西立不稳”。
变化最大的,要数村民葛万永。丛志强第一次进村,在村里转悠时,看到一户人家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桂花树,就走进去和主人葛万永聊起来。在丛志强的启蒙下,葛万永在树下放置了多边形的石凳,旁边的空地铺上了石子、种上了花草,并给院子取名“桂语茶院”。
院子改造好后,葛万永一开始没什么感觉,但常有游客来参观,他才意识到这个院子不一样。于是心想,艺术设计也就这么回事,挺简单的。在自家院子小试牛刀后,葛万永更自信了,开始在村里搞设计,给电线杆下半部分围上竹筒,做成竹花坛,里面种上花草。这下,葛万永名气大增,常有村民来找他设计庭院。前不久,宁海县前童镇有个村的村干部找到葛万永,请他去他们村当设计总监,美化村子。葛万永想,这样既可以利用手艺创收,还能把村里的竹子卖出去,一口答应。很快,葛万永就要带着葛家村团队去外村搞设计了。
不到3个月,这个500多户人家的村庄出现了40多个共享空间和近300件艺术品,包括一家美术馆、一个手工艺院、一条画廊、一个酒吧。行走在葛家村,这些赏心悦目的景观大多是就地取材打造的,既花小钱办成了过去不敢想的事,又用艺术化的手段留住了乡愁,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由此,葛家村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 郑儒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