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解答应用题的教学思路探究
2019-09-10张顾晶
【摘 要】应用题是高考数学的必考内容,通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学生在解答时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得分较低。本文从解答应用题的常规步骤、阻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常见因素、帮助学生突破解题障碍的常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探究如何利用建模思想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202-03
数学学科具备三大特点: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应用题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这三大特点的集中体现。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中指明: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题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的平台之一。在被誉为“千军万马过独木”的高考中,应用题是必考内容,通常作为压轴题出现。部分学生的应用题存在得分较低、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如果学生能顺利攻克应用题,会为后续应试考试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授解答题应用题的常规步骤、阻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常见因素、帮助学生突破解题障碍的常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 解答应用题的常规步骤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将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总结如下:(1)审题;(2)设变量;(3)求出变量的取值范围;(4)列出关系式;(5)求解;(6)检验并作答。结合例1给予详细阐述。
例1.某宾馆在装修时为了美观,欲将客房的窗户设计成半径为的圆形,并用四根木条将圆分成如图所示的9个区域,其中四边形为中心在圆心的矩形,现计划将矩形区域设计为可推拉的窗口。
(1)若窗口为正方形,且面积大于(木条宽度忽略不计),求四根木条总长的取值范围;
(2)若四根木条总长为,求窗口ABCD面积的最大值。
第一步:认真审题。已知圆的半径为,第(1)问中,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四根木条的长度相等,要求的是木条总长度的取值范围。第(2)问中,四边形为矩形,四根木条总长为,所以AB、BC所在木条的长度之和为,要求的是矩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经提炼应意识到,两小题都是对圆的弦长的考查。
第二步:设变量。第(1)问中可以直接设其中一根木条长为,也可间接地设点到AB的距离为,还可以设为(点为点在AB上的射影)。第(2)问中可以设两个变量,即设AB,BC所在的木条长分别为,,则。也可只设一个变量,即AB所在的木条长为,则BC所在的木条长为。
第六步:检验并作答。检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是否正确。如:现实生活中长度、时间总是非负的,人数、车辆数总是整数,存款按单利计息而贷款按复利计息等。例1第(1)问中如果开始只是求出,这时就是一个补救的机会。作答其实就是再次回到实际问题的步骤,用简洁、明确的语言给出清晰的结论。
这几个步骤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审题是关键,如果读不懂题意、误解题意,就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恰当的数学问题,变量的设立会影响关系式的建立,关系式的建立又会影响求解的方法。因此,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将实际问题正确地转化为所学的数学问题,选择恰当的变量建立恰当的关系,以便于快速求解。检验是对解答过程的反思,作答是对解答过程的总结,由数学问题再次回到实际问题中去。
2 阻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常见因素
审题时学生阅历浅,而应用题的背景具有社会性和生活性,学生很容易产生惧怕心理,有时连题目都没看完就置之不理。应用题文字叙述长,直接、间接条件、问题、结论不太明朗,学生容易产生烦躁心理。有时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设变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列出关系式是建模的三个步骤。设变量的目的是便于用数学中的数字、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各个量,进而再用数学中的等式、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各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程度不高,不能选择恰当的变量。如例1的第(1)问既可以选择长度为变量,又可以选择角度为变量,设长度时既可以直接设其中一根木条的长度又可以间接设弦心距;第(2)问既可以设两个相关变量又可以仅设一个变量。第(1)问中变量的选择对解题难度和速度影响不大;第(2)问中变量的选择对解题难度和速度影响较大。求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为了明确研究范围。学生容易抓住显性的约束条件而忽视隐性的约束条件。隐性约束条件有的就在题目中,只是学生视而不见,如例1中的“四根木条将圆分成如图所示的9个区域”,还有的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但会受到客观事实制约,如例1中的木条长度必然大于零。列出关系式即:用数学语言描述变量间的关系。当关系复杂时学生容易手忙脚乱,不会分层分步处理。单位的不统一也会导致关系式建错。
求解即解模。有的学生解模方向不明确,如例1的第(2)问是最值问题的研究,可以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可以用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还可以用导函数。用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解模运算量小但思维量大,用导函数解模思维量小但运算量大,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又需要等价转化。学生受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影响,比较习惯朝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尝试,因而不一定能找出适合这个问题的最优方向。
3 帮助学生突破解题障碍的常用方法
首先,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细致地读题,读懂问题的实际背景。遇到较长的语句就在关键词、数据下作出标记,弄清每一个名词、概念,分析每一个已知条件和要求结论的数学意义,挖掘实际问题对所求结论的限制等隐含条件。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训练机会,鼓励学生说出已有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引导、纠正、优化,以锻炼、发展学生的审题能力。不能因为审题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相关,而阅读理解能力与语文学科关系密切而不作为,也不能为了节省讲解时间而直接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在关键词、句上。否则,学生容易在平时养成依赖心理,当他们孤军奋战时信心不足、能力不够。
就建模而言,当学生审清题意后,就会在脑海里提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因此,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基础知识的应用做好充分准备。一般教师会从概念、性质、应用三个方面讲解数学知识,如果这个知识经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不妨在讲应用题时强调该问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编制一个应用题微专题,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高中数学中与解答应用题关系密切的知识有:函数、导数、不等式、三角、数列、直线、圆、抛物线、线性规划等。学生接触大量应用题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遇到的应用题分类整理,形成模型,这些模型会增强学生的信心,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就解模而言,学生对已经整理出来的数学模型进行化简、运算、抓住问题核心,转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常见问题有以下两类:一是求最值;二是研究方程、不等式的解。求最值的方法包括:①借助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确定单调性;②借助导函数的正负确定原函数的单调性;③借助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形;④有时会遇到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需分别研究每一段的最值,再确定整个定义域上的最值。
研究方程、不等式的解的方法包括:①直接使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性质解方程、不等式;②用导函数的正负确定原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函数图像上的特殊点确定方程、不等式解的情况;③有时方程的解也表现为对应函数的零点,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解模过程中若能有效结合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价转化,数形结合)会事半功倍,大大提高解模效率。
应用题不仅在高考中占较大分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可大幅度提升应用题解答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应用题教学方法的研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簡介】
张顾晶(1982~),女,江苏如皋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