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视角的信息化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9-09-10刘琳
刘琳
摘 要: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高效如何培养优秀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也成为了相关院校的重点研究内容。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渴望,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使其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信息化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的就业现状,并提出了培养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新模式,希望能够为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一些参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构建,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非是因为数量问题而是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高等院校在教育上一直遵循着导向型原则,在专业设置方面和市场需求发生了偏差。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再满足如今的社会发展要求,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及时做出改变,创新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基于就业视角,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院校需要根据劳动市场所提供的信号,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来完善教育体制,创新需求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1]。简单来讲,高等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所提出的具体动态信息,调整学科内容,满足市场需求。如今知识经济正在全面发展,并已经向着全球进行扩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也造成了如今就业形势的严峻,哪怕是发展极为迅速的信息管理领域也同样要面对这一现状。如今的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在不断的下降,所以高校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做好自身的人才培养工作。应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创新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出具有完备知识结构、拥有良好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毕业之后凭借着自身的优秀素质满足市场的要求,胜任相应的岗位。所以,高等院校要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导向,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出完善而又具有培养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模糊
国家教育部明确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关的教学大纲,但由于表述比较宽泛,因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时会因为理解模糊而发生偏差。这将会导致刚踏入校门的专业学生对自身所学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感到迷茫。由于多数高校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教师从前都是从事相关专业教学的,所以很容易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将此专业归为管理和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上。但实际上该专业除了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之外,还要加强对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多数高校在课程安排和培养方案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来看,并没有按照学生获取知识的行为习惯来安排课程。此外,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交叉学科的主要特点,没有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对专业课程上的联系也不够深入,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信息技术课程的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学生在学完知识后无法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开发。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企业中的相关理念和管理方法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对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3]。
(二)培养模式混乱
如今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一般包括通识类课程、经济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课程三种,每一种由都包括着一些具体的分类课程。但对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交叉学科体系,仅仅只是把课程简单的拼凑在了一起,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相关的知识体系也不够健全。此外,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在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也各不相同,彼此之间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育部规定的具体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等。这些课程如果按照具体的模块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经济学知识模块、管理学知识模块、计算机知识模块等,针对此方案,各个高校之间持不同的意见,因此导致培养模式十分混乱[4]。
二、建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此将专业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基础能力培养
人才培养以理论基础为主,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管理学和计算机的基础能力。通过开设以下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包括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以此来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掌握简单软件的开发能力,结合具体的信息系统分析和相关的设计课程建立软件开发实验室,通过对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答疑。培养优秀人才需要将学生逐步培养成有前途的科学技术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年级学生应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上,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二)优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选择符合我校自身特点的教材体系,而且要做好教材之间的衔接工作,重视交叉学习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而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有一本好的教材作为参考。因此,对教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改革考核方式和加强实验教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很强的特性,因此对课程的正确考核对学生掌握这门学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学分管理机制,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应用相结合,并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要确保考核具有公正性、客观性和可信性。此外,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式已经十分严峻,如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而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迎来了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是构建信息化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项专业,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工作中我们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不同的學习阶段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了解市场信息,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成功就业,为我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晓梅,白尚旺,武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6(24):80-81.
[2]林金娇,樊铭渠,蒲海涛,李军.基于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11):110-112.
[3]郭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12):47-49.
[4]王知强,张明明,李莉,闫兵.基于职业发展规划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7):15-17.
[5]何亚军.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6(0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