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自主探究性教学

2019-09-10凌昶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2期
关键词:探究性初中物理实验

凌昶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内容的重要手段,通过物理实验发现和检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可见这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物理实验,但是不限于物理实验,教师需要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能力,与学生一同进行方案的探究,同时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全面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探究性的教学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究性的教学已经成为提高物理教学水平以及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物理 自主教学 探究性 实验

新课标改革要求要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的学习活动,进而对课改内容及精神进行贯彻。这样的探究性教学方式一改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境况,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今后走上社会继续学习有更好的适应性。同时物理教学作为依托实验开展的理论教学,更要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物理教学需重点普及的方法。

一、自主性探究教学简述

一方面自主性是主体教学的基础,是与被动学习相反的一种积极性教学与学习态度,要将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求,这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表现为学习的兴趣,也表现出了对于学习的一种责任意识,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时,学习才会真正意义上成为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独立意义的学习,独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将我要学转变为我能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潜力,这种学习潜力有时候表现为一种学习的欲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实就是学生争取独立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主导,忽视甚至压制学生的独立意识,而新课改的出现就是要求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物理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需要的理念意识,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体会全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探究性教学的目的不是将学生视为简单的被动接受体,而是要显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觉意识,鼓励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到对物理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更加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方法。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断理解和分析偏差,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初中物理进行探究性教学要符合初中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要在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两个方面重点考量。当前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对于新信息的搜索欲望更为强烈,探究性教学就可以很好的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和探究活动的安排,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新知识的求解欲望,进而形成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

三、有效开展初中物理自主探究性教学的方法

在自主性探究教学中,教师不需要拘泥于教材内容,可以依据教学需求设计一些探究性的试验,物理学科其实就是要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需要将学生放置在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教学体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独特想法给予高度的肯定和支持,鼓励更多的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通过实验来修正不完善的想法,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细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相信自己,培养自主探究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充分动脑,发挥学生主动性,进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物理思维成立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效用。

(一)培养学生主动意识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情境,可以采用小游戏的活动方法,开展主动性的探究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S=VT这个公式的时候,可以在操场通过固定时间跑、固定路程跑的不同体验,让学生明白同样时间,速度快的跑的远,同样路程,速度快的时间少,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去描述实验结果,教师对结果再进行总结和提炼,通过这种小游戏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性教学,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同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不应该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总是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要在重复性的教学过程中强化探究意识,帮助学生通过实践积累探究经验,在多次实践中总结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偏差和不足,进而通过自主性的多次探究实验来纠正,进而体会课程内容的真正内涵,进而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鼓励学生自由实验

自主性探究教学的明显特点就是其自由性,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实验,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在教室里放两桶水,一桶水放在光滑的地板上,一桶水放在粗糙的地毯上,让学生逐个来拉动水桶,体验这个过程中用力的大小,然后让初中生总结其中的道理,然后还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鼓励学生自由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外,还可以在不断的交流和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手段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且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基于自身社会认知的层次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和思路,而这些思路并不能被学生明白的阐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开放实验室或者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以满足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需求。比如在学习光的知识的时候,帮助学生学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并提示步骤,让学生通过对工具的选取利用来验证原理内容,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试验总结成果,同时提出创新点。这样的课外探究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巩固学生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三)提升师生互动关系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得出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自主分析和创新意识还相对不足,在探究学习中的束缚太多,这就需要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新课改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比如在学习压力与压强公式的时候,为学生创设开放自主的情境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查阅、实验和总结,设计方案小组实验,进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结论。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探究形式的教学限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往往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自习和内容讲授,所用的时间更多。而且自主性探究教学若不以严格要求,还会有学生没有积极性,在探究过程中玩耍,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自主性探究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反思。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且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案,增加教师在自主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针对学生的猜想分步骤检验试验,及时交流总结,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这样双边互动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结论

综上所述,在自主性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创新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建立相互信任的团队关系,以更好的开展探究性教学,进而发挥探究性教学的作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丁绍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落实[J].贵州民族报,2019

[2] 李宏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及探索[J].科学咨询,2019

[3] 王静.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