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于是之
2019-09-10陈娟
陈娟
李曼宜
1944年,19岁的李曼宜读高中,一家人住在北京一座四合院里。暑假刚到,院里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准备排一出话剧《雷雨》。李曼宜演繁漪,人手不够,找来一个“外援”演周萍。对台词时,面对一个陌生的“周萍”,她头也不敢抬,眼睛紧紧盯着剧本。除了对词,两人并没说过别的话。这部剧最终也没什么“成果”,不了了之。
5年后,李曼宜被“华北人民文工团”录取,报到当天遇到生活干事于是之,跑上跑下安排新人的生活起居。在文工团,两人渐渐相识、相知、相恋,后来聊天才知当年那个“周萍”就是于是之。自此,他们走到了一起,相守60多年。而这60多年,有2/3的时间都是和戏剧、舞台绑在一起的。
舞台上的于是之,喜爱戏剧的人大都熟悉。他塑造的角色——《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茶馆》里的掌柜王利发、《骆驼祥子》里的车夫老马……各个经典。舞台之外,于是之是个怎样的人?在新书《我和于是之这一生》里,李曼宜娓娓道来。
两人1950年3月完婚,在李曼宜的记忆中,婚后的于是之并不“完美”。“有时为一些不太顺心的事,爱生闷气。”一旦生闷气,他或用拳头捶桌子,或捶自己胸口,甚至曾夜里跑到院子里,用头顶着木柱子使劲蹭。他还有些“不解风情”,下班回到家,李曼宜总想和他聊天,把自己一天想到的事情告诉他。结果,于是之常常只顾着埋头读书,对她爱答不理。相处久了,李曼宜也就习惯了,“在他認真读一本书时,或是在想一个问题时,尤其是在揣摩一个角色时,最怕人打搅他”。
于是之爱读书,一有时间就读。李曼宜多次听于是之说自己此生的一大遗憾便是“书没读够”。于是之一直觉得,“没有学问的演员大约是不易取得大成就的”。
每接一个新戏,除仔细研读剧本外,于是之总要找一些与戏有关的书做参考。在新书中有一篇附录,便是他1984年至1985年筹拍《赤壁大战》(谢晋导演)的演员日记。为演好曹操这一角色,他读《武帝纪》、读《魏书》、读鲁迅《而已集》中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分析曹操这个人物,“不钻到那人心里去,不看见那个人是不行的”。
于是之就是这样,好学、谦逊、有点小脾气,像个老学究一样去做戏剧。1992年7月16日——于是之的《茶馆》“告别”演出。那天在舞台上,看着郑榕演的常四爷,他却怎么也叫不出名字。他病了,后来被确诊患有脑血管病和老年痴呆症。
生病的这段日子,于是之记忆力不断衰退,常常无法表达,但只要有老友拜访,特别是话剧圈的朋友,他都会情绪激动,流泪甚至嚎啕大哭,李曼宜知道于是之的痛苦,“他不愿意离开舞台”。
今年7月9日,于是之去世6年后,北京蓬蒿剧场上演了一出独角戏《演员于是之》。其中有一幕,生病的“于是之”在台上晃晃悠悠地走着,嘴里说着:“我还有一个爱好,是写毛笔字。我老伴最喜欢我写的两幅字,一幅是‘学无涯’,一幅是……一幅是……”
这幅“学无涯”,李曼宜一直留着,至今仍高悬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