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考的“莱康村”变成“菜康村”
2019-09-10王石川
王石川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日前落下帷幕。本次国考最引人注目的是《申论》取消大作文,变为应用文体的考察——要求考生给“莱康村”写一份评选模范村的推荐材料。有网友考完感慨:“莱康村村民,对不起了,你们评不上了,我也考不上了。”
“想和莱康村村民道个歉”,单从众多网友的留言看,一个大型“车祸”现场浮在眼前:有把莱康村写成菜康村的,还有写成康莱村和蓬莱村的,甚至有人把莱康村当成了人,“我写了800多字的莱康村同志发现它是个村”……国考以如此欢乐的调子登上网络热搜,似乎还是第一次。考生们自我调侃、上网“道歉”的良好心态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围观群众捧腹过后,还是有一番思量。
弄错称呼的历史教训数不胜数。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战前,冯玉祥与阎锡山约定会师于沁阳,集中兵力歼灭蒋军。但是,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在拟定命令时,把“沁阳”写成“泌阳”。尽管沁阳、泌阳均属河南,但相距数百公里。这一错误,致使冯、阎部队没能及时会合,因贻误战机而落败。
冯、阎看似“败在一撇上”,实际是败给了疏忽大意。一名通过国考的公务员说:“合作精神,做事嚴谨、细致、规范,做公务员时间愈久,对这些素质要求愈高。”这不是高标准,不是道德绑架,公务员法所提到公务员应履行的义务,包括“忠于职守,勤勉尽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与严谨细致也能勾连上。
有那么多考生因审题不严失分,恰可证明《申论》命题改革改对了。这个命题改革,一来可考察考生的文字能力,二来可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一定的写作水平,不可能答好这道题,而光有写作水平也答不好这道题。原因很简单,这道题要求考生接地气,不能做“书呆子”。莱康村评选模范村时够不够格?考生要把自己置身于虚拟情境中才能做好题目,就是要看考生能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国考是2010年以来,中央机关第十次开展公开遴选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这种遴选畅通了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的渠道,也优化了中央机关公务员队伍来源和经历结构,初步建立了来自基层的公务员培养选拔机制。在这种背景中审思《申论》变脸,更知水到渠成,有基层工作经验特别是乡村工作经验的考生,恐怕更能驾轻就熟地答题,这也正是选拔的一种价值取向。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正向激励,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突出重视基层导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年轻人多“墩墩苗”没有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而不知国情和基层民众所思所想,也不可能当好公务员。
回到“莱康村”写成“菜康村”一事,出糗不可怕,汲取教训就是了。从不犯“败在一撇上”之类的错误,到拥有“身子往下探、眼睛往下看”的视野,再到能干事、干成事,即便不进入公务员行列,于人生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