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习作指导,激发练笔兴趣

2019-09-10马文燕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学生主体激发兴趣

摘要:本文以本人结合在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来谈谈教师如何优化习作指导,激发学生练笔兴趣。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抓童趣,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写的欲望,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优化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学生主体;贴近生活;优化指导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赞可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和词语。”学生一旦对习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态,满腔热情的参加作文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原动力。

《新课标》也对语文教学多次提及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农村孩子,由于受环境的限制对事物“观察,构思,表达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不去了解小学生的练笔心态,习作训练就会产生前功尽弃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谈一谈优化习作指导,激发练笔兴趣具体做法。

一、帮助学生消除练笔难的畏惧心理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没有自己的选择,喜欢写的就写。不喜欢写也得写,有的学生为完成这一作业,三言两语草草收笔,有的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手,还有的学生一上习作课,眉头紧锁,长此以往学生对练笔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习作的练习,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 这一要求把学生从传统的作文教学定势中解脱出来,把“让我作文,我怕作文的不良局面”变为“我要作文,我爱作文”的可喜局面,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我认为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习作气氛,让学生自由畅谈。如在指导想象作文《编童话故事》训练时,我在指导练笔的前一周,给学生推荐了一批图画故事读物,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对本次练笔有心理准备;二是开拓学生思维,积累语言材料,并通过《童话故事》大赛的形式营造你读、我读、大家读的浓厚气氛。在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童话故事的特点:1、有趣;2、好懂;3、能使人受到教育、启发。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也当一回童话话故事作家。这时学生兴趣十分高涨,我利用音乐、画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把学生带入童话的王国,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学生当堂口述的故事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后看到学生的习作,令我激动不已,孩子们的想象是我们成年人所料想不到的;其次在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发扬民主,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目的,从而达到畅所欲言的课堂效应。

二、贴近生活,抓童趣,在感悟中激发兴趣。

《新课标》强调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和练笔的积极性。只有在学习生活中观察思考,才能对生活有所感悟。学生的灵性往往是在兴趣中产生,学生对此感兴趣,才能产生出强烈的表达欲望。

(一)在生活中感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只要学生有意去感悟,就能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如向学生推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因为小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推荐学生在课外读一些科普书、童话故事、名著,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等。学生对此类书很感兴趣,读起来自然认真,只要认真去读,就有收获,有感悟,就能获取丰富词汇,有了丰富的词汇,学生在习作时,用词就比较准确,句子就写得比较流畅、通顺。从学生的日记中我发现,学生读了许多书,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

(二)在活动中去感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这是《新课标》针对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而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习作指导要融化在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中,积极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调动他们乐于练笔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执教《吃西瓜》作文课时,我先由“天热盼瓜”闲聊,激起学生“吃”的欲望。其后在“盼瓜看瓜”环节里拿出西瓜实物,讓学生带着期盼,带着无限美感,自觉进入积极的观察与表达状态,接着又变魔术般提出很多切好的瓜让学生“分瓜抢瓜”,场面热烈极了,最后全体学生“写瓜赞瓜”。整堂课充满童趣,处处洋溢欢声笑语,自然一篇篇充满童趣,精彩纷呈的习作呈现在我的面前。

三、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训练学生写作的基本功。

现行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体现了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文既是体现阅读训练重点的好材料,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阅读为写作铺路架桥,写作在阅读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读写结合,则是提高学生写作基本功的主要途径。在教学《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文时,根据作者对小萝卜头衣着、身材、长相的描写,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来写人的外貌,要求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说说班上自己最熟悉的同学的外貌,并开展了“猜猜他是谁”的小练笔活动,再想想你所描写的人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思维活跃,情趣高,乐于写。读了自读课本《家乡的枸杞》,指导学生仿写家乡的某些特产,因为有了教材作依托,减轻了学生练笔的难度,指导学生们写,我认为这是低段习作训练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环节指导得法,可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习作评价要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学生习作的热情。

《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因此习作评价要保护好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在班里做过调查,据统计,喜欢看老师鼓励性评语的学生占96.7%,有位学生曾天真的告诉我“老师我最爱看作业本中的评语了,我把上次你写给我的评语贴在床头上了。”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是要求进步的,喜欢听别人鼓励性的语言,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鼓励性语言,注意寻找每个学生习作中的闪亮点,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更是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评价,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应为习作成功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如向本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推荐,向《儿童报》报社推荐,以满足学生成功的欲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

总之,只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抓童趣,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写的欲望,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素材,通过教师的优化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马文燕,女,新疆乌鲁木齐市,乌市第64小学,小教高级。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学生主体激发兴趣
如何创设小学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