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美术教学中的示范与范例

2019-09-10丁映飞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示范美术教学

丁映飞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自从《指南》中有了此教育建议,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要不要给幼儿示范?要不要给幼儿范例便成了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关键词:美术教学;示范;范例

自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之后,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要不要给幼儿示范?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要不要给幼儿范例?便成了一线教师的一大困惑。

一、什么是示范和范例

示范是指教師呈现范例的动态过程,其往往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运用。范例是指教师为幼儿提供的静态的范例,是幼儿获得审美经验、领悟教师教学意图的主要媒介。示范与范例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是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而掌握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是幼儿美术学习与创作的必要条件。

二、当今的幼儿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期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步产生的时期,也是学画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曾经指出“儿童画重情味,轻理法,态度上主观,技法上原始”。而当今的幼儿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偏重技法上的传授,示范和讲解成了美术教学中的唯一方法,有的直接出示范例让幼儿临摹。这就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不要总让孩子按书上或黑板上的,一模一样的去画。这就等于框死了孩子自己的创造空间,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刚开始就注定失败的教育。

三、要不要给幼儿示范画

杨景芝老师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书籍中说到“历来人们总是把儿童绘画能力看成是天才儿童特有的,认为一般人要靠学才会画。绘画教学就把教儿童画物象的技艺作为目的,认为不教儿童画,他就不可能会画”关于这种教学现象,在幼儿园普遍存在,而且是个有争议的现象。教师要不要示范?认为需要示范的理由是幼儿还没有掌握表现事物的基本技能,需要从教师的示范中学习,认为不需要示范的理由是教师的示范会限止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导致依葫芦画瓢。

关于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从事美术教学的老师们一直在探讨着、思索看,摸索着,孩子还小,眼睛里的东西看得少,脑子里想的,关于物象的记忆还太少,一下子放手让他去画海阔天空,那也不现实。画不出东西来,家长们不理解,觉得是老师无能。怎样做到两全其美,既不误人子弟,也不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让孩子们从中学到很多的技艺,老师的引导和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怎样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可适当的进行部分示范,但指导语一定要到位,干万不要一个模式的框住,目的就是挖掘孩子们的想象,从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示范只是作为一个阶梯。

四、让孩子破除对范画的临摹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一些孩子会根据教师提供的范画进行临摹,画得虽然很好,但这却大大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画也就失去童趣的东西,即使画得再像,那孩子也没有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孩子在绘画活动中也只会照搬照抄,绝无新意。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只要让孩子破除对范画的临摹,才能让范画发挥其功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范画还是有必要出示的,但必须要重视技法学习,因为孩子是需要学到技法来创造自已的美,但是技法也不能墨守成规。

五、美术教学中恰当的示范与适宜的范例

通过简单的模仿、模仿加上内化或者在模仿、观察与体验的基础上的自我创造,是幼儿美术学习与表现的重要方式,这对教师的示范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譬如,怎样呈现范例、怎样通过示范策略帮助幼儿内化美术知识与技能才恰当与适宜?

为避免过度的示范教学使得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陷人被动模仿的状态,示范需恰当,范例需适宜。恰当的示范需要考虑如下几个要素:一是示范教学要与开放性的语言引导相结合;二是示范教学中要与幼儿展开有意义的对话;三是示范教学要与幼儿现有的学习起点相匹配。适宜的范例则应具有儿童性、启发性、适度留白、数量适宜等特征。示范的意义在于能为幼儿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提供有序的学习路径,范例则可使示范的步骤得以形象化呈现。更重要的是,可基于示范中适当范例的运用在幼儿与教师之间构建对话的中介。示范中的对话是教师运用语言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幼儿深人了解事物的特征、表现步骤并进行美术构思与表现的一种辅助策略。对话双方可能是幼儿与美术作品、教师与幼儿、幼儿同伴之间,教师或者幼儿也可能产生自我对话。这些对话若以语言信息交流的形式体现出来.就是平时大家都很熟悉的讨论与谈话。示范与对话的结合体现了对幼儿潜能的尊重以及对人际平等的交流关系的重视,更为关键的是可以活跃师幼双方的思维状态,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优美的火烈鸟”、“铜钱草”这两个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都采用了示范策略,也都运用了范例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进行引导。活动“优美的火烈鸟”运用基本范例讲解了火烈鸟的基本的技法,如何画身体和头部,如何连接身体和头部,如何添画脚,又通过欣赏视频中火烈鸟的动态姿势加以引导画出各种不同姿态的火烈鸟,并以有序推进示范的方式展开教学,较好地达到了协助幼儿学习表现不同情境中不同状态的物体的表现方法以及利用学习展开有序的想象创造的教学目的。活动“铜钱草”通过幼儿对较多的铜钱草范例在固定空间的操作,来呈现幼儿想解决铜钱草“拥挤”的焦虑与思考,在对幼儿示范操作与教师示范操作进行交流与比较的基础上,协助幼儿逐渐领悟到解决“拥挤”的办法是重叠。“晕染”示范的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感知水墨晕染的基本流程与基本技巧,帮助幼儿直观地感知正确的操作流程与方法。这两个美术教学活动虽然教学的指向各不相同,但示范策略恰当,适度留白的范例为师幼之间的交流对话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虽然我们主张在幼儿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中恰当地示范和使用适宜的范例,但不建议过度使用范例,尤其要谨慎使用完整范例,反对教师灌输式的示范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适当的提问,这样能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作画更有素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版

[2]吕耀坚《也谈美术教学中的“教”》幼儿教育2017年7月

[3]李文华《现代幼儿绘画教学研究》宁波市幼儿教育研究会1999年8月

猜你喜欢

示范美术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