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盖茨,来中国学脱贫

2019-09-10崔传刚

环球人物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造肉盖茨慈善

崔传刚

比尔·盖茨又来中国了。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在北京会见了他,赞赏盖茨基金会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项目取得的进展。作为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已经退休11年的盖茨仍是世界的焦点人物,原因可能就在于他现在从事的是一项比赚钱更伟大也更困难的事业——如何更好地把钱花出去。

对富人来说,捐钱是容易的,难的是让这些钱用得其所。部分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曾经对贫困国家及其人民开展过多种援助,却往往成效甚微。而盖茨显然认识到,好的慈善不仅要有心,更要得法。

人们从盖茨基金会这几年的努力方向中便可看出端倪。例如基金会发现,贫穷国家的儿童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染病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以及儿童缺乏足够的疫苗,于是他们开始为这些国家的儿童提供免费接种或其他预防措施。再如,基金会发现贫困群体之所以经常大规模出现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经处理的粪便导致飲用水污染,于是为贫困人口提供干净的厕所就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相比于简单捐钱,这些针对问题根源的做法能反映出盖茨在慈善上的严谨态度,他希望以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目标。

不过,有时候盖茨的观点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嘲讽。比如他经常宣称,牛放屁、打嗝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极力推崇人造肉,甚至投资了一家人造肉公司。可见盖茨仍然是以他擅长的商业思维来从事慈善活动。

中国有句俗话叫“救急不救穷”,另一句古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便盖茨拥有科学的方法和商业化的思维,慈善仍面对着很多现实难题:首先,它不仅要给贫困群体输血,更要提供持续性的造血功能,无论是改善人类健康还是提升生活水平,都不是单纯靠升级硬件设备就能实现的;其次,全球化的慈善离不开所在国的助力,慈善组织固然能提供援助,但这些援助能否因地制宜,实现其最大价值,取决于国家和政府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组织。慈善组织擅长输血,但造血功能的打造却要依靠国家和政府。

在脱贫方面,中国可谓经验丰富、成效卓著。过去40年,中国成功让7.5亿人实现了脱贫,相当于目前世界人口的1/10。这是举世公认的成绩,盖茨也非常赞赏。多年来,他不止一次称这是“世界史上最惊人的进步之一”,认为中国可以成为其他国家脱贫的范例。

这恐怕正是盖茨经常来中国的原因。他要和中国合作,也要在某些方面向中国取经。说实话,当年微软如日中天之时,骄傲的盖茨并未把中国放在眼里,也不常来中国。时过境迁,如今的盖茨不仅性情更为亲和,对中国的认知也上升到了新层次。正如他自己说的,中国可以从美国人身上学习,美国也可以从中国人身上学习。

我们当然赞赏这样的态度。因为合作共赢正是中国向来秉持的价值观。我想这也是盖茨能成为中国座上宾的原因,在今天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来到中国,为人类谋幸福。

猜你喜欢

人造肉盖茨慈善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MEAT 2.0
人造肉也有高盐高油风险
“人造肉”或将被端上餐桌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盖茨输棋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