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2019-09-10方伟
方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建设公园城市,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连云港将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示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快速推进中,城市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
建设公园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升华。人民城市为人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发展新形态转变;必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连云港城市特色比较鲜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富有活力的公园城市,有得天独厚的现实条件,也是城市发展的紧迫需要。
连云港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建设公园城市的良好本底。这里海洋、森林、湿地兼备,200多公里海岸线风光旖旎,2400多平方公里的河口湿地连接海陆,百余座山头连绵而成的云台山脉横亘城市东西,市内40余条大小干支河道通江达海,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造就了连云港独特的自然景观。连云港素有“东海名郡”之美誉,有距今7000多年的将军崖岩画和6000多年的藤花落史前人类古城址,有象征着“佛从海上来”的东汉摩崖造像等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徐福东渡、西游文化所包含的意蕴,与“一带一路”的当代精神相契合。从东夷文化到淮盐文化到港口铁路近代文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清晰可见。近几年,随着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的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品味、文明气息也越来越浓。这些都为连云港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做强了内核。
新城千帆 林军 / 摄
业已形成的城市组团布局和海滨城市风貌,奠定了公园城市的建设基础。连云港逐海兴城、以港命名,伴随着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城市从海州到新浦到墟沟,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组团发展格局。海州城区、东部城区和赣榆城区自成体系且各具特色,组团之间留下了云台山脉、临洪湿地、河流水系等从山到城、从城到海的生态廊道,有利于建设大尺度、生态型公园城市。近年来,伴随着连云港城市建设全面加快,海滨城市风貌不断彰显,由北到南100多公里的海滨大道串联起沿海风光带,为这座城市镶上了“蓝丝带”,正在加快建设的连云新城,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江苏的“新外滩”。
这些年城市发展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发展形态转变。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为人民,践行新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突出公共属性,更加凸显生态价值。着力提升“干净、方便、顺畅、安全”连云港建设水平,全面加快“生态、智慧、健康、文明”连云港建设步伐,积极构筑山、海、林、田、河、湖、湿地生态共同体,致力形成生态、生活、生产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探索实践公园城市建设连云港样本。
一是锚固城市生态底色。严格执行划定的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大幅度增加绿色空间,合理布局绿心、绿楔、绿环、绿廊等结构性绿地,加快构建“一湾、两廊、十带、多点”生态布局。“一湾”为海州湾生态廊道,主要是依托海滨大道串联起沙滩、海岛、湿地、山体,强化近海亲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功能,打造生态活力海州湾;“两廊”为蔷薇河—临洪河生态廊道、锦屏山—云台山—连岛生态廊道,主要是构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敞空间;“十带”为依托城市主要河道、道路构建的“七横三纵”生态廊道,重点布局市民活动空间和游憩场所;“多点”为城市广场、公园绿地、滨河空间、文体场所等,主要是建立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类型丰富的公共开敞空间体系。
二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港口、产业、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岸线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序推动散杂货码头、大宗货物码头逐步向两翼港区转移,让更多岸线回归城市、回归生活、回归旅游。连云港港区周边重点发展港航、金融、贸易、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两翼港区周边按照集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现代临港工业体系,促进港产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坚持组团布局、精明增长、紧凑发展,海州城区、东部城区、赣榆城区错位发展,既注重单元功能特色又注重城市有机构成。老城区倡导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降容量、减密度、补功能、强服务为主,原则上30亩以下改造地块用于公共设施和公园绿地建设。连云新城以生态化、国际化、智能化城市新中心为发展定位,以建设江苏外滩、“一带一路”外滩为发展目标,加快实施蓝色海湾、湿地公园等蓝绿空间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区。
三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为评判标准,围绕衣食住行、安居乐业,推动公共服务与公园体系有机融合,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菜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本生活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便民超市、核心商圈、特色餐饮、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保健康养等消费场景层次,提升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社区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音樂厅、博物馆、科技馆向全社会开放,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公园体系,统筹布局云台山森林公园、临洪河湿地公园、海州湾海洋公园、花果山地质公园、西游记主题公园、藤花落遗址公园、刘志洲山体育公园各类综合及专类公园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型、滨海型、山地型等不同类型绿道,推动花果山景区、锦屏山景区、海上云台景区、连岛景区与城市公园、绿道系统有机衔接,做到可望山、可观海、可参与、可体验,让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大公园。
四是丰富城市发展内涵。统筹推进森林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等建设,在多城共建中丰富城市发展内涵。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发挥组团布局优势,尽量让居民就近生活、短距离通勤。推广绿色出行,加快建设环山、沿海自行车及步行绿道系统。提高清洁能源交通比例,推广港口岸电技术。实施连云新城、徐圩新区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等重点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人民生活新体验、城市治理新手段为目标,积极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智能化。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立足医药产业、海滨城市特色,促进“健康融万策”实施,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全力推进健康街道、健康社区、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建设健康城市示范市。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挖掘东夷文化、淮盐文化、西游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海洋文化、陆桥文化等开放文化精神,彰显城市文化特质,提升城市文明素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作者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