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探析

2019-09-10解新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为人师表

解新华

摘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对不良习惯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纠正;《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加强日常管理;为人师表;态度决定行为

一、农村小学现状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大多数农村教育落后,家长文化程度低,知识比较狭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靠种地、打工为主,生活压力大,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自制能力差,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不完成作业,自由放飞逃学,久而久之学校家长都管教不了,小小年纪只有弃学在家。这种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学生数量的流失,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社会大行其道,很可笑的话居然变成了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真理,你会发现,越贫困的地区,越不重视教育!农村学校现在来说,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存在较大差距。师资力量的配备不足,知识老化,教师精力体力欠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学生时期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习惯的培养,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良好的习惯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这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后天的引导。

三、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要靠思想教育,规范约束,《小学生守则》制定的,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明确校纪校规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纪律,让学生明白不文明的行为带来的危害,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对不良习惯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纠正,学校应该加强日常监督,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对于不礼貌、不文明行为或者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应严厉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无规矩,不成方圆”以学校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言行,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按照班级成立班委,形成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并纳入班级考核计划,大家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氛围。

四、家长要以身作则

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缺陷颇多,绝大部分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经济困难,终日为生计奔波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部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与学习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现状,还有部分家长片面的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这些家庭的孩子很少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幼儿到小学、中学时期,大部分是生活在家庭里,而这正是孩子们长身体、长知识、培养性格、品德,为形成世界观打基础的时期,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对孩子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影响。改善农村家庭教育方法势在必行,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坚决杜绝非打必骂的教育方式,从自身的行为习惯做起,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发孩子爱学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看书的习惯。

五、强调为人师表,注重课堂教育

“小学生的心灵好比露珠,晶莹而剔透”可见老师的评价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及心里健康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以各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同学,勤学好问、认真听讲,遵守学校纪律,讲文明、讲礼貌。作为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适度的言谈举止,是可以为人师表的态度来审视自己、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与学生多沟通,取信于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变化,注重对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所谓有教无类,每个学生的程度不同,教师不应以成绩好坏划分学生,对于行为习惯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加强对于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六、学校与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

小学阶段是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行为习惯基本可分为“做人、做事、学习”三大方面,主要依靠学校和家庭共同完成。“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由于农村小学生教育的多面性、复杂性,在实施教育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配合,补充协调,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有针对的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鉴于农村小学的家庭特殊情况,学校应该定期举行家长会,主动要求老师与家长建立沟通,做好家访工作,家长应该严格按照老师要求,定期汇报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并利用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行为,注意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在生活中,家长应该言传身教,从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榜样,加强与教师的沟通联动,对于家长狭隘似的教育及不良习惯应及时予以纠正。家长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不断加强自己的素质,更不以暴力、奖惩来表扬或者惩罚孩子的过错。

七、结语

俗話说:“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从小培养,从点滴处培养。养成一个好习惯贵在坚持,它将会使你受益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而对于处在人生刚开始的小学生而言,则更为重要,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让农村小学生受益终身,在不知不觉中塑造自己的性格,进而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学校和社会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文明环境。态度决定行为,没有端正的态度,就不可能有学习行为的坚持,也就形成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态度的保持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不断激励,只要学生态度端正了,一切行为就成功了一半!

参考文献:

[1]韩连启;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郑立东;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

[3]郭聚鑫;基于养成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为人师表
班主任德育工作点滴谈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五要”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科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浅议
试析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
谈班主任威信的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