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家校和谐共育的方式

2019-09-10曹丰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和谐共育

曹丰君

摘要:家校和谐共育即家庭与学校对孩子的协调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正处于一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那种单一的、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将逐渐被多元的、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所代替。在中职生的发展过程中,再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应把教育理解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中职生的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因此,家校共育对于中职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所以,中职生家校和谐共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那么通过哪些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实现中职生家校和谐共育的目的?

关键词:和谐;共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一个聪明的班主任要学会借用家长的力量来“管理班级,教育中职生。”尤其是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班主任更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中职学校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到老师手中,对孩子在校的表现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动辄埋怨老师没教好,甚至嫌弃老师将孩子在校表现汇报。老师对中职生付出了很多,可是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家长对老师的命令如领圣旨,从不敢违抗,而老师成天让家长做这做那,把本应是老师自己的事都推给了家长。面对双方的相互指责和不理解,那么如何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把抱怨不休和相互指责变为互相理解和主动配合,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加油。家校和谐共育可以完美的解決这些问题。

一、中职生家校和谐共育的重要意义

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而有效的配合,两者之间,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或不足都会在中职生身上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影响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和谐共育,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学校教育就是施以统一规范和标准的管理和教育,有人形象化地比喻为“人才流水线”,对所有中职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都是大体一致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大不相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而孩子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人。

二、中职生家校和谐共育的方式

相互理解、支持、配合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沟通,为此,可采取以下十二种方式,不论是通衢大道,还是曲径通幽,目的都在于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和桥梁。

(一)建立家长委员会。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出面在家长中宣传,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一年时间的接触了解,一批思想素质高、文化水平高、号召力强的家长浮出水面,但家长委员会成员最好是来自社会各阶层懂教育、甘愿奉献、教子有方的家长,最后通过选举,产生家委会代表。这些成员必须对家委会工作有激情,并热心于公益事业。在班级家委会初步建立后,再由每个班举荐一位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成立学校家委会。家长委员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目标,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中职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设立家长开放日

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不同层面的中职生家长座谈、交流家教经验,共同探讨困惑,形成良性互动,集中交流回馈意见,并收集家长委员会委员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三)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邀请家长观摩

学校有大型的全校性活动,如迎新汇演、社团汇报、校园文化节、年级活动和班级活动,邀请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展示中职生风采,学校形象。通过活动可以激发中职生对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也促进了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拉近了师生距离。而每一次的开放活动,也是令家长最为开心、最为自豪的日子。为学校作贡献的家长被表彰;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秀作业、优秀作品,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登上技能大赛光荣榜,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演示所学技能,有的家长聆听孩子朗诵经典……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成功更令家长们愉悦,所以这样的观摩活动最受家长欢迎,最容易建立家校之间互信的关系,也是提升中职生家长幸福感的最佳方法。

(四)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

微信作为社交软件,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人们的主要交流途径。所以设立班级家长微信群可以及时的将班级、年级、学校的各级各类活动、政策公布到微信群,让家长知道学校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有什么要求,同时家长也可以提出意见、推出优秀作品。

只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我们的教育会更加和谐,孩子们也必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相信,中职生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熊丙奇.孩子入学,为何家长乖乖“被考试”[J].生活教育,2011(13):18-19.

[2]丁莉莉,郭萍.搭建家长互助平台:让家长“持证上岗”[J].中小学管理,2011(5):52-53.

[3]王华兰;;浅谈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J];黑河教育;2009年02期

[4]刘崇福;;好学校不是加强险[J];家庭教育(中小中职生家长);2008年Z1期

猜你喜欢

和谐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On Diet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