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专业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

2019-09-10李国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留学生思政

李国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广泛地接受,在华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留学生群体中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扬和传播则成为留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如何在留学生专业类课程中将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合到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办学必须坚守的阵地。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大学课堂,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德育教育和课程思政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有效地提高德育渗透以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都有较为深入的阐述,但在专业课程的德育课程思政却很少有人进行探讨。本人担任留学生的《中国经济与政治》课程有较长时间,对留学生课堂中的课程思政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一、留学生专业类课程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在高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针对外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专业类课程中引入相应的思政内容,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更好地消除成见。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思政类课程的学分是免修的,这样,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可以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真正做到价值引领和德育渗透。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文化的交融、价值观的认同才能够真正做到“民心相通”。

二、留学生专业类课程课程思政的特殊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几千年来传统道德规范得以延续的基础。学习一門语言,必定要求学习者对这门语言所涉及到的传统道德有所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和课程思政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与对外汉语教学不同的是,随着专业类的课程引入到留学生的课堂,专业类的课程,特别是全英语教学的专业类课程,在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和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内容迥异,授课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留学生专业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必然展示出其独特的方面。

首先,文化差异决定了在专业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的难度远大于语言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不同,专业类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非语言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他们所学的专业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显然要比纯语言类的教学难得多。笔者承担课程的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于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价值观也大为不同。同样,来自于不同的国家的留学生,其亚文化也有所差异。以笔者多年来从事的留学生全英语教学课程《中国经济与政治》为例,该课程用英语讲授,旨在让各国留学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有所了解,能够客观地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尽管选修该课程的同学都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有强烈兴趣,但是有些先入为主和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这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变得难度很大。

其次,专业课程中的全外语教学给课程思政提出很高的要求。留学生到华学习基本上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加入到中国学生的班级中学习,另一种则是单独组班。前一种情况要求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而后一种情况则主要是全英语授课。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国商务”项目运行了十多年,每年都有超过一百名的留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笔者承担的课程主要针对这些学生。全英语教学本身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就很高,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很高的外语水平,能够和外国学生进行自如的交流。同时,对专业知识必须熟练掌握和很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讲授给学生;除了外语水平和知识储备之外,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课程才能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三、留学生专业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很多人认为如果在留学生课堂中引入太多的思政内容,必然会引起外国学生的反感,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课堂中往往保持一种表面看似客观公正、实则是迎合西方的某些观点和偏好的做法,成为了很多留学专业类课程任课老师的习惯。其实这一做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留学生专业类课程中课程思政开展是否成功,主要是看任课教师以何种方式引入思政内容,能否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总体而言,要做好留学生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必须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包括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和直接的条件。从教材建设来看,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极为稀缺。以《中国经济与政治》课程为例,市面上能够找得到,适合留学生使用的教材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所做的是尽量多地收集资料,自己编制讲义。当然,教材建设只是课程资源建设的一个方面。留学生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需要大量的英文思政素材,这些就必须靠任课教师的平时积累。以《中国经济与政治》这门课为例,经过多年的积累,一些可以用于课堂的视频资料、影视素材得到了很好的发掘。当给留学生们讲授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时,《邓小平》这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师资队伍的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已经打造了一支水平较高的全英文授课队伍,多门课程获得“上海市全英文示范课程”和“上海市留学生示范课程”。当然,留学生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对所有的任课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仍然是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留学生专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中,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新和前沿,而且要注重价值传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教师要具备善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第三,要重视文化差异性,将课程思政内容以留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

留学生课堂的课程思政更需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杜绝标签式的说教。留学生在母国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和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更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一些。在面对一群文化背景迥异的学生的时候,任课教师必须高度关注文化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生动的课堂形式。具体而言,可以在留学生专业类课程中采取小组展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留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程思政内容更好地融入到专业知识中,从而使思政内容的有效传播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留学生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