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019-09-10黄华远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健康德育工作

黄华远

摘要:在高中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这一角色的存在对学生而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智力的教育,更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这就不得不提到素质教育,就素质教育而言,德育便是核心灵魂,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动力、导向和保证的作用。高中班主任作为教学工作者,德育是最基本的管理手段,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关键。如何利用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每位班主任要思考的重点,若想提高德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则需要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本文就德育工作的本质进行分析,结合日常教学的细节,提出几点德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健康

引言:

新课改的推进给各级各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发展空间,学校和教师致力于学生的良好发展,不断在更新着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本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现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德育的忽视造成该教育方式很难再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管理当中,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教学重心逐渐转向高考,造成德育教育时间被大量压榨,班主任作为高中教学管理工作的主导者,要注重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健全品格,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努力。

1坚持德育,贯彻科学发展观

德育教育是一项短时间内较难凸显成绩的工作,而且其作用都是分散的,很难集中到一件事情上表现出来。而且多数家长、师生对德育并不重视,认为只有成绩才是真实的。这样的认识,让德育难以受到重视,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也只能得到大家的掌声,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相比,很难成为榜样。作为教师,必须要帮助家长、學生摆正这一观念,坚持德育,将德育放在班级管理的第一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的协调、全面、综合性发展,落实教学细节。教师需要将德育工作先与其他管理工作分开,在工作精力中必须明确划分出占有百分之多少。然后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审视自己的工作精力分配,是否将足够的时间,采取足够的措施来完成德育教育。然后再实现德育工作向“智育”教学的渗透,不断结合知识,将更实现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平时化。德育工作要全面,不能因为成绩而有所偏颇,成绩好不是行为差的借口,只有一视同仁,才能实现真正地德育教育。综合性,要求教师采取更科学的手段,将德育内容趣味化、实践化,可以真正作用影响学生的内心,提升德育质量。回归这些德育行为的基础,必须是教师坚持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态度。

2营造良好的课堂德育氛围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离不开学生与班主任的共同构建,它是学生与班主任双方精神与文化的整合,也是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学生德育素质的良好发展绝对离不开班级文化的熏陶。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注重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培养,那将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枯竭,无法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一个合格的、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班主任,一定懂得平衡智力和德育的共同发展,能够打造一个集公平、关爱、民主为一体的班级体,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训、班徽、班报、班歌等形式,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的班文化,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板报的形式或图书角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精神面貌及爱国情怀的宣传,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多角度、多方向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

3主张民主,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由教学经验总结,越是平等的关系,其影响力会越大。学生常常会被周围的同学所影响,而不是家长或教师。因此只有构建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说到底,德育工作就是师生间的心理交流活动,只有模切、互动,才能得到德育的目的。班主任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所有的德育内容尝试代入学生的角色,考虑自己学生时代是如何理解的,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高谈阔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关心体贴学生,多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近况,才能更好的体贴学生。并且也要积极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特别是希望教师改正或者是完善的意见。若学生看到教师有所改变,也自然会更听取教师的建议,实现相互的成长。班主任还要做到平等对待,不忽略学困生,不优待优等生,在德育教育方面要一视同仁,要就事论事,与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教师能成为学生的倾诉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止不良事物的发生。教师与学生的交谈又能成为他们学习的方向,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了德育工作。

4家校联合,引导家长重视德育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为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注重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提高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家长在家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互动,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相互交换德育教育的建议,了解学生的另一面,监督和引导学生的正确道德行为,实现家校互育的目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链,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可塑之才。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有效的进行德育工作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是他们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其未来良好发展的基石。由于当代教育中对于德育重视度不足,造成许多学生虽然呈现出高智商的特点,但是在情商上却非常欠缺。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结合班级特点,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引导,只有对学生主体加以纠正,才能从本质上达到对整个班级的有效管理,进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民主的德育教育氛围,发扬平等的意识,更要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和推进,使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得到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卜君.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教书育人,2014(6):71-71.

[2]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3):127-128.

[3]杨雪英.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问题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5):166-167.

猜你喜欢

高中班主任健康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激励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