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孩子创造交流的环境,做孩子的倾听者

2019-09-10蔡静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倾听交流

蔡静

摘要:《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关键词:蹲下来;倾听;说;交流

一、到中班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案例:

美工活动,老师才刚刚开始介绍如何给花园种上美丽的花。这时梓涵小朋友就已经静不下来了,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悄悄话,我走过去提醒:“老师在介绍规则,不要说话了,好好听。”我话刚说完,她们俩又开始说话了,而且声音很响打扰到其他小朋友了。老师只能停下来,提醒他们两个。俩孩子见小朋友都在看他们,难为情了,低着头不说话。可谁知,到操作环节,他们两个有开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制作时,请小朋友们用小手做,不要小嘴巴不停地说话。”再次站在她们俩附近提醒。

反思: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新鲜事,才会不停地跟同伴说悄悄话?是不是我上课的内容孩子不感兴趣?针对孩子今天不停地说悄悄话,我假设了很多很多种原因。

我发现幼儿时期的孩子,一到中班,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游戏、睡午睡、吃饭等等各个时间段,都能听到孩子们滔滔不绝地说话声。这几天孩子们说悄悄话的频率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从早上来园到爸爸妈妈来接都在不停的说话,有时我还在讲解游戏的规则,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在下面聊得起劲。

年段教研活动时,我把我们班存在的问题跟其他班老师交谈,他们也有这种感叹:一到中班,孩子们就很会说话,尤其是女孩子,经常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有时提醒了,说话声还是停不下来。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高,特别是口语的表达能力。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在一次次交流中自然而然中提升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提供、创造交流的环境,有时间有机会交流了,孩子就不会在集体活动时进行交流了。

二、提供、创造交流的环境

1.晨间谈话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我利用早上的晨间谈话时间,开设了《说说家里的趣事》、《新闻我知道》、《小小气象员》让孩子们在做小小主持人。每天晨間谈话,我会请3、4个孩子来说一说,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趣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非常起劲,整个晨间活动也开展的非常顺利。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让孩子有更多的表达机会。

案例:多多说新闻

多多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小嘴巴都是很会说话的,他一个人也可以叽叽喳喳说个停。所以我让多多第一个来在做小小主持人,让他把自己知道的新闻(趣事),分享给小朋友。

反思:多给孩子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更好的发展。

2.午餐前饭菜介绍

在餐前我们会介绍今天要吃的食物,并且介绍这些食物的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处的,从而引导幼儿不挑食。开展这个环节我会请孩子和我一起来介绍食物的营养。孩子们很喜欢这个介绍饭菜的活动,回家能认真的和爸爸妈妈查阅资料时,在介绍时他们像小老师一样,说的头头是道。

餐前饭菜的介绍,让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有了更有效的发展。

3.讲讲小故事

(1)餐后活动:孩子们自主讲故事。

吃完午餐孩子们会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进行翻阅。“这个高高大大,像大力士一样厉害的男的,是我爸爸......”镓杭在给恺恺讲《我爸爸》,讲到共鸣的地方恺恺就说:“我爸爸也很厉害,他能拿很多东西。”看到恺恺打断自己讲故事,镓杭就说:“恺恺先听我讲故事,等会你在讲故事。”恺恺点点头,认真地听镓杭讲故事。我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没有去打扰他们。

(2)故事我来讲。

我们每天都坚持给孩子讲故事,陪同一起看书,孩子们已经养成阅读的习惯。每天利用放学前的几分钟开展“故事我来讲”鼓励孩子们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故事。

4.讲讲身边的变化在每天餐后散步时,让孩子仔细观察植物角、幼儿园的变化,并来讲一讲“我的发现”、“谁变了”,孩子们可以站在原地直接说说自己的发现,也可以回教室后说说。孩子们这时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在一起和同伴说自己的发现,你一言我一语。“你看我种得土豆发芽了,长得很高很高”“我看见它开花了。”“是的,昨天还没有呢,你看是黄色的小花”“我觉得马上可以吃小土豆了,你们说是不是?”“土豆长开花已经很久呢”。孩子们谈论的非常热闹。

5.提供适合孩子的图书

指南针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扩展学习经验。

案例:豪豪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平时上课思维活跃,说话口齿不清,但他总是坐不住,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一会儿把别人玩具抢走了,一会儿离开座位跑到午睡室去。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但是浩浩有一本自己喜欢的漫画书就会很安静,也不会去弄别人的东西了。

反思:跟家长沟通豪豪口齿不清的情况,通过讲故事、练发音,改善口齿不清。

幼儿语言的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扩展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运用和表达交流的机会。

三、静下来听孩子慢慢说

孩子们多爱告状,告状的次数多了,老师便觉得心烦,有时对幼儿的告状,心不在焉的说声:“好”便敷衍了事。中班孩子早上来幼儿园经常哭不要来,如果静下来听她说说为什么哭的原因,她会很乐意告诉你。她第二天还会高兴的来幼儿园。

案例1:午餐后孩子们安静的在看书。这时佳妮来告状,“瑜豪在打华莹”,于是我叫上了金瑜豪和华莹,教育她们好朋友要团结友爱,不可以打小朋友的。过了一会儿,涵夕也来告状:“囡囡在说话”,“羽墨没在堆房子”,我见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噢,老师知道了。”便没有马上作出任何反应。当涵夕告状以后,发现老师“反应冷淡”之后,于是她也坐不住了,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话来了。

反思:孩子看到我没有反应,就开始继续说话。我们可以静下来听孩子把“告状”这件事说完。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从孩子的告状中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如果我们教育方法得当,还会提高教育效果。

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交谈机会,让孩子尽情地说,有利于孩子口语表达的发展。孩子不会在集体活动、游戏环境跟小朋友交头接耳,不停地说悄悄话。当我们老师静下来听孩子慢慢说,孩子才会愿意说。认真倾听是非常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P17-19

[2]《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猜你喜欢

倾听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