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歌剧《再别康桥》中的“双清重聚”一幕

2019-09-10徐贞

牡丹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双清再别康桥小剧场

歌剧《再别康桥》以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唯美故事,打造出一部经典作品。其中,“双清重聚”一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幕在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之力,人们可以由此以小见大,观察到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审美诉求。此幕创作兼具艺术性和记叙性,还原史实,并将咏叹调《一首桃花》融入其中,充满中国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歌剧艺术缘起于几百年前的意大利弗洛伦萨,在经历了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创作变革之后,形成了具有典型文化特质的艺术样貌。歌剧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态,汇聚了包括音乐、文学、舞蹈和美术在内的诸多艺术形式,体现出人类文化艺术的美妙境界。20世纪上半叶,歌剧艺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古老的东方大地生根发芽。中国艺术工作者用敏锐的智慧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态度将其转化,通过戏曲艺术的肢体语言借鉴及民歌化的歌唱方式,促使中国歌剧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创作出了经典的《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江姐》等歌剧成果。随着不断探索发掘,21世纪之初,中国歌剧形成了继往开来的新局面,以开阔的视野兼容并济,形成国际化的新发展思路。21世纪之初,中国歌剧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横空出世。清新的艺术风貌和儒雅的文人气质使其有别于其他题材。其中,“双清重聚”一幕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并在全剧中体现出唯美的艺术格调,

令人记忆犹新。

一、“双清重聚”的戏剧功能

众所周知,《再别康桥》是文人徐志摩的一首著名新体诗篇。作品借对康河河畔景致的描绘,抒发作者的情怀,委婉表达出内心的惆怅。作品用充满深情的笔力表现了对康桥美景的难以割舍,并用借物传情的方式,委婉表达自己内心百感交集的心境。诗词充分体现出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浪漫主义气质,也是现当代诗词创作中的名篇。这种借物言情的诗人风范继承了中国传统“诗乐”文化的精髓。歌剧《再别康桥》借诗词之名,将重点放置在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情感记录方面,以“康桥”为原点,以“别”为动情之处,创作了一部具有悲剧色彩的经典之作。

徐志摩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当时正值青春年少的林徽因恰巧在剑桥读书,两人在康河边邂逅。异国他乡遇到中国人,彼此互慕才华。徐志摩身上儒雅的文人气质深深吸引着林徽因,在学习方面,双方也给予彼此许多的帮助。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徐志摩陷入深深的爱慕之中无法自拔,但两人彼此年龄相差悬殊,此时的徐志摩已然结婚。最终,林徽因选择了“相忘于江湖”,没有接受徐志摩的爱情,嫁给了梁思成。此后,徐志摩始终对林徽因念念不忘,才引发了后续的种种故事和间接悲剧。

“双清重聚”并非歌剧创作中的杜撰,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史实。当时,林徽身染肺结核,在北京的双清别墅休养。闻讯赶来探望的徐志摩与林徽因时隔多年之后重逢。此时已经成婚的林徽因温婉大方,使徐志摩为之心动不已。但文人有着自己对爱的表达方式,他以诗文相赠,并鼓励其努力学习。正因为深爱着林徽因,徐志摩才不远千里前来探病。也正是由于这一次探病,徐志摩了解到林徽因在下半年有一个讲座,并接受了林徽因的邀请前来捧场。远在上海教书的徐志摩为准时赴约,搭乘了非民用的廉价邮政运输飞机,由于夜晚飞行和恶劣的天气状况,最终飞机坠毁,徐志摩也不幸去世。

在剧本创作中,此处的浓墨重彩不仅是对前情的一次回顾,也是对剧情急转直下所埋下的一道伏笔。戏剧创作的中流砥柱之职能在“双清重聚”一幕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表达出创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构能力。

二、“双清重聚”的舞台艺术表达

歌剧《再别康桥》并非史诗级的大阵容歌剧作品,而是“轻装上阵”的小剧场歌剧。这种体例结构在中国话剧创作领域屡见不鲜。早在20世紀80年代,北京人艺就建成了小剧场,并不断由小剧场话剧剧目上演。而小剧场歌剧在此前鲜有见闻。《再别康桥》的出现可谓具有始创性。顾名思义,小剧场歌剧要在较为狭小的表演空间内进行,观众席往往是环形的,与舞台之间的距离十分贴近,演员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均尽收眼底,甚至连演员的妆容都清晰可见。这种真刀真枪的对面而视对于演员的演唱功力和表演功力要求十分高。歌剧主要注重的是以歌演剧,在小剧场空间环境内,没有扩音设备的支撑和润色,完全依靠演员的真实歌唱表演,其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一点来看,在当代歌剧艺术发展和艺术市场逐渐与观众之间拉开距离,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媒体技术来夺人眼球的时候,小剧场歌剧的出现无疑是对表演和艺术本身的一种回归。

基于此,在观察《再别康桥》的创作时,人们可以感受到小剧场歌剧所带来的与众不同的美感。相对于庞大的演出阵容和舞台上百人的群众演员阵仗,小剧场歌剧的表演阵容和乐队配器方面均体现出化繁为简的清新之风。以歌剧《再别康桥》为例,剧中并没有群众演员的出现,只有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徐志摩的出场意气风发,在和林徽因见面之后,多年未见的想念之情和探病时的心生怜悯溢于言表。在互诉分别多年的成长经历的过程中,两人对于文学和知识积累流露出共同的理想追求,并逐渐将话题引入诗词文学方面。此时,林徽因缓缓步入舞台中间,从一端走向另一端,端坐在桃花树下,唱起了《一首桃花》的咏叹调。这首作品的创作以林徽因自创的诗词为蓝本,经过艺术歌曲方式的提炼和加工,形成从小调式向大调式的转换过渡。人们可以明确感知到林徽因内心的柔弱一面和坚强一面。前者体现于音乐的前半段,后者在副歌部分逐渐释放出来,体现出一代民国才女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段长达四分钟的咏叹调过后,徐志摩对今夕林徽因的成长与成熟感到惊叹,并深深为之吸引。二人以诗词为媒,共同展望未来的人生和广阔的天地,形成了心心相印的交融。正是这一次见面重逢,使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慕更加深沉,也决意与之相伴,在文化道路上比肩前行。此幕在一段诗词诵读声中缓缓落幕。徐志摩和林徽因下场之际,在舞台边上的背景石窟里,一位打坐的僧人敲起了具有禅意的磬音。声音缭绕于舞台,也预示着因果循环,世事难料。作为一种舞台上的留白和点睛之笔,虽然小剧场歌剧没有庞大的演员团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歌剧艺术需要表达的元素均一一隐藏在其中,更使观众得到品评和冥想的空间。

三、“双清重聚”对歌剧创作的启示

中西方歌剧的创作都有各自的传统语境。西方歌剧创作以宫廷题材为起点,大量古典歌剧的故事源自宫廷轶事。古典歌剧的创作时常以宫廷轶事为背景,书写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大众的视野脱节。中国歌剧的创作从最开始就针对劳苦大众和阶级对立矛盾,构思以红色主旋律和人民当家作主为基调的创作内容素材。中国歌剧出现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自然在创作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关英雄主义和阶级斗争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白毛女》《刘胡兰》《江姐》等成为一代人心目中最具分量的大作。但是,随着当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变迁和文化审美的与时俱进,歌剧创作中逐渐出现了全新的题材,这也是歌剧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歌剧《再别康桥》便是这样一部新题材内容的作品,并将歌剧体例结构中的起承转合梳理得十分详尽。

作为一部歌剧创作的核心内容,“双清重聚”一幕的创作设计并没有使用“蛮力”,而是在云淡风轻之间,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将剧情上下结构有机关连在一起。此幕的演绎设计别具匠心,尤其是《一首桃花》的创作丝丝入扣,十分唯美,成为该幕甚至全剧的点睛之笔。事实也证明,这首歌曲后来在业界有很高的传唱度,所收获的赞誉也为歌剧整体创作的成功加重了筹码。为此,笔者认为,小剧场歌剧是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重点所在,而如何做到“以情感人”,则是中国歌剧有别于西方歌剧的重点所在。

歌剧《再别康桥》中的“双清重聚”一幕,以别样的艺术风格,兼具抽象和具象审美精神,表达出浓厚的情感意味。创作渲染出美好的意境空间,准确把控情感释放的尺度,还原史实,表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空间。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徐贞(1982-),女,河北宣化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

猜你喜欢

双清再别康桥小剧场
赓续将军革命精神 谱写双清时代新章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毛泽东与北京香山双清别墅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追忆双清别墅红色印记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