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2019-09-10姚建勇

南北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姚建勇

【摘    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是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完善教学的指导思路,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的教学围绕此要求展开,才能推动历史学科在新时期出现新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教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74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五大点: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和核心价值(家国情怀),是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意识到实践、理论到方法的综合考察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教法的根本依据,也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具体内容和必要品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此为中心。基于此,本文在综合了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后,进行了下列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一、构建时间轴,形成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具有过去性和发展性,基本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以时间变化作为参考依据,大事的演进、朝代的更替、人物的成长,这些都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时间变化,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时空观念,打好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在历史时空观念要求下,学生要将孤立的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下来考察,分析比较个体事件与整体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状况,整理出清晰的、富有逻辑的历史发展脉络。历史发展不是孤立的,任何事件之间都必然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教师要做的就是从基础的教学演示开始,构建时间轴,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练习到自主创造的蜕变。

(一)纵向历史发展比较

纵向历史发展比较要求教师加深历史教学的深度,实现教学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对于同一件历史事件,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基本的产生原因、发展经过、结果影响,同时探明这一历史事件在纵向时间发展线中产生的渊源,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为主要历史线索,形成民族工业“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日益萎缩——获得新生”的具体发展线索,再以主线为主干,不断产生小的分支达到拓展知识点的目的,强化学生对历史发展主线的理解和记忆。

(二)横向历史发展比较

不同的历史事件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产生交点,这个交点就是构建横向历史发展时间轴的中心点。特别是近年来考试中要求对中外历史对比的考察力度不断加大,教师更要强化这个部分时间轴构建的合理性和发展性。教师要将阶段历史事件的发展放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中进行分析比较,例如在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对比时,教师要在时间轴中分别标注两国改良运动的起点事件、发展经过、结果影响,综合比较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的改革与变化。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两国的改革运动与当时世界发展总趋势相结合,深入分析改革运动的驱动力、条件、背景,构建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体意识与发展意识。

二、以事论史,强调史料实证的真实可信

高中歷史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史料结合法,因为这种方法强调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的统一性,所以对历史教学严谨性、科学性、真实性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历史教材中已经包含了许多的史料内容,例如图片、文献摘要、历史故事等,教师要积极挖掘历史材料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史料实证学科素养,形成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历史学习态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结合史实与史论进行教学,将历史结论还原到历史事件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得出结论,保证教学结论有参考,教学思路有依据,完善学生的历史学习步骤。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布置历史探索类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比多方观点获得历史学习的创新与探索精神,深化对史论结合的理解和运用。

三、升华情感,在历史教学中注入家国情怀

历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特别是高中历史学科在经历数次改革后,更加强调教学情感,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情感的升华,创新有温度的历史课堂教学新方法。一方面,教师要优化教学构成,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归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树立学生个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发挥历史精神对个人成长的指导和塑造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开展历史实践活动,通过重访红色根据地、观看教育视频、阅读历史经典并撰写报告的途径拉近学生个人与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的家国意识。

四、呼唤理性,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历史解释是指依托史料,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历史的素养。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理性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史实与解释。不同时代的史学家评价历史的依据、材料、理念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历史解释结果。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判断历史解释、评价历史解释的能力就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命题之一。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学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客观性、辩证能力和发展的眼光,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生活,改造社会。

五、塑造史观,构建学生历史学习的唯物史观

学生的历史学习观念是学生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是非、形成历史结论的根本来源。只有在正确的史观指导下,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素养。历史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包含着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不同阶段、层次、国家的思维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正确理性的政治观点和历史发展观点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解释问题,提高历史教学的逻辑性、科学性和辩证性,保证历史教学正确的前进方向,让学生为学习历史做好充分的观念准备和理论准备。

总之,教师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这个过程依赖教师的教学实践、创新、总结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要从提高学生基本阅读量开始,不断拓宽教学视野,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积累学生的历史学习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评价历史,充分做好高中大学历史教学衔接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科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推动历史学科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