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2019-09-10马家振
马家振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正逐年好转,但依然有一些“恶性食品事件”,不断在敲响警示的钟声。因此,深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已经成为了现在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生产运输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在人们餐桌上的很多美味,大多都是经过了二次加工或异地运输才到达消费者的餐桌,而由于生产技术的欠缺,导致了很多食品在加工环节出现了安全问题。例如,对于一些添加剂的把控不严、对于食物中的各类成分分析不准确等,另外,运输也成为了使食物遭受污染的重要因素,一些食品在包装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欠缺,使得食品的包装并不严谨,从而使其在途中易造成化学及微生物污染,进而出现食物腐败的现象。
食品監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食品之所以会出现安全隐患,与食品监管力度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的食品监管是由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从而出现职能交叉的现象,也易出现怠慢管理的情况,从而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快速处理。
消费者缺乏安全意识。消费者是这条关系链中的最后环节,因此,如果消费者能够擦亮双眼,则也会避免很多因食品隐患而造成的悲剧,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再加上消费思想的左右,使得他们不在意或不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经常会去购买一些打折食品,或者不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时间,进而使得一些劣质食品能够在市场流动,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提高食品安全的对策
提高生产者的社会责任感。对于食品企业而言,质量安全是它们可以继续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然而,一些目光短浅的企业因利益的驱使,却恶意地打破规则,从而非法牟取暴利。针对于这种情况,其一,要定期地对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做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其二,要责令各个企业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普及技术革新,包括生产技术、包装技术及机械设备;其三,加强食品运输管理,必须符合运输标准才能进行异地运输,从而确保在生产、运输方面不会出现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完善法律是重中之重,执法者与监督者当以法律为依据,对一些不法企业及个人进行惩罚,以此保护民众的基本利益,另外,在监管方面,各个部门之间要协调好职权问题,避免职权的重叠,从而在依法监督的过程中避免纰漏的情况发生。
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要想彻底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仅加强企业生产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才是提高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环节。其一,对于已发现的隐患食品问题,应及时借助媒体力量曝光,将危险食品公之于众;其二,要由政府出面,对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定期的宣传,以报纸、电视、网络等为载体,让消费者明白食品问题的重要性;其三,消费者自身也要学会基本的辨别能力,如在购买食品时,必须对食品的成份及保质期进行检查,以此杜绝不安全食品带给消费者的危害。
综上,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与生产企业、监管力度及消费者的辨别能力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彻底杜绝安全事件的发生,必须从这三方面对症下药,要在生产技术方面进行革新,要在监察力度方面进行加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辨别能力。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打赢这场食品安全问题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