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理念的思考,造就高效的数学课堂
2019-09-10陈燕纯
陈燕纯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深入教师的心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带来了科学方法的指引,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新思想和新方法,更是给了广大一线教师新的精神食粮。运用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自我课堂进行剖析研究,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是其自身教学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地运用教育教学理念对其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剖析研究,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数学课堂进行一些教学探讨。
【关键词】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加强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36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有效发挥课前预案的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而达到高效的数学课堂。每一节优秀的数学课堂都离不开教师对于课前预案的精心设计与科学思考,离不开教师驾驭课堂的智慧。为了让自己的数学课堂优化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就不得不进行每一节课的课后思考,从中汲取教学经验、反思得失,以促进以后的课堂教学。现以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在学生学习之初,教师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当然,在课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唯一目的,往往还要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激起学生充分利用旧知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
教学片断一:
1.情境激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美羊羊刚刚搬了新家,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生:好。
师:(课件出示情景图)大家快看,这就是美羊羊家的新家!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的两幅画都是她自己画的,她想给这第一幅画加上木质边框,可是她不懂得买多长、多宽的木条,大家一起帮帮她吧?
2.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师:这幅画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长方形的。
师:长方形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相等。
3.复习周长的含义。
师:如果给这幅画加上了木框,这些木框的长度正好是它的什么呢?
生:正好就是它的周长。
师:什么是周长呢?
生:封闭的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
本节课的导入借助孩子熟悉的动画片情境进行激趣引入,激发了学生进行新知探究的興趣,为他们创设了良好的探究数学知识的情境。同时对长方形的特征与周长的含义进行有效地回顾,为学生进行新知的探究做好了知识铺垫,引出本课探究的数学问题,唤起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探究,引发学生对新知探索的动机。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数学知识的学习,就要体现教师的引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让他们进行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一系列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感知与理解。
教学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出示要求:(1)尝试先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独立思考:需要知道长方形的哪些条件,才能求出它的周长呢?
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或操作,或交流;计算出这个木框的周长。
师: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呢?
生1:我把这个长方形沿着每条边依次进行测量,逐条边记录下长度,然后相加得出它的周长。
生2:我先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的长度,再测量出一条宽的长度;因为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有两条,所以用两条长的长度加上两条宽的长度就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了。
……
分析:尝试学习的方法,是我们提倡已久的数学学习方法之一。在数学学习中,就应当让学生先进行尝试,后再进新知的理解与深化,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探寻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也为下面的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加强合作,共同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学生的数学探究学习中加强团队协作,发挥小组间的集体智慧与团队精神。从而为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共成长,还能够在友谊上更近一步;也促进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学生素养的更好培养。
教学片断三:
师:请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说明理由;并讨论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哪种方法?
生1: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我是用6×2+4×2=20(厘米)
生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的长度之和,所以我这样计算:6+4+6+4=20(厘米)
生3:我是先算出一组长与宽长度的和6+4=10(厘米),而后我再用(6+4)×2=20(厘米)
……
师: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呢?
生1: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生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生3: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生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那种做法最为简便呢?
生:第四种方法。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问:要长方形哪些条件才可求出它的周长呢?
生:长和宽。
师:如果长和宽都相等了,这时,图形就是什么形状了?
生:正方形。
师:你们能交流出正方形的周长吗?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生1:把它的四条边长度加起来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了,5+5+5+5=20(厘米)。
生2: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所以我用一条边的长度乘上4算出它的周长,5×4=20(厘米)。
师:你能总结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吗?
生: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在此知识的自主探究中,教师把学习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发现过程,而后又让孩子们经历小组交流,使数学知识由浅入深地、层层递进式呈现于学生眼前,促进了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数学思维的碰撞。
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让他们在不同计算方法上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与归纳,从而让学生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最简便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放手让学生经历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够得以更好绽放。
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数学课堂的反思,不断汲取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以此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周国韬等著:《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