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2019-09-10邹雪
邹雪
【摘 要】高中生物生活化促进学生生物学习,锻炼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教师将教学与生活形成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环境,为学生创建的生活化的生物情境,方便生物知识被学生理解吸收,方便学生发挥在生物学习上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改变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86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生物教学方法。生物概念与人类息息相关,生物性的一些活动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作为教学课例,让学生感受生活化教学,将学习与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有益参考,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一、增加生物教学素材
生物是一个既广泛但又有限的内容,教学要做到既照顾广泛教学内容,同时顾到学生对知识细节的掌控。教师根据这个特点,依据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合适的地方增加与之相符的教学素材。高中生物生活化使得生物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拉近生物教学与学生的距离。除了一般的生物教学方法之外,教师利用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增加生物教学素材,提高生物教学趣味。生活化生物教学,是传统生物教学新改革的一个途径。生物教学素材作为生物教学效果的保证,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新颖、易懂的素材内容。生活化的生物知识点,为学生打开了一种新的知识理解思路,与传统的生物教学区别就像是打印和手写的区别,后者比前者更有思想、情感内涵,更容易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思绪和情感。生物热点与生活热点结合,是极有用的生物教学素材,生物素材可以引起学生对生物教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向生物学习中的自主投入,增强了高中生對生物运用途径的了解。将生物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了解生物在生活中的运用,认识到生物与生活联系紧密,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对生物学习又增加一分注意力,又多了一分努力,最终多收获一分学习成果。
传统生物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习内容总是离不开教材,学习理念离不开试卷。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生物考试上,感受不到生物真正的内涵,也因为只为考试的学习,感受不到学习的魅力。生物素材将学生的学习眼界打开,使得学生为生物着迷,不断在学习中探究生物真理,寻找生物的奥秘,提高学习质量。
二、安排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生活化之后,课外活动与学生生活形成密切关系。课外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结合,为学生提供研究生物知识的动力。学生生活中有可提供生物实践活动的资源,可以展开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形成长期的生物意识有积极影响。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都能进行生物实践活动。比如像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探寻生活周边存在的“顶端优势”现象,探究树林中的生物生命活动痕迹等实践活动。这些生物的课外实践活动,既能在生活中轻易找到合适开展活动的环境,还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活用生活资源,富化生物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生物,感受乐趣。许多高中生在高考的重压下,为了学习,忽视生活,心理发展不健康。教师安排生活化的课外生物实践活动,不仅是因为它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更是为了教师在教导高中生学习的时候,不忘发展高中生的生活,使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与学习,改善他们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如果学生的时间全被学习占满,学生会逐渐感到沉重的学习压力。在长期的高中学习中,如果学生一直被压力所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会变差,变不稳固。时间长了之后,一些隐形的学习问题,会冒出来影响学生学习,降低学习效果。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创新了生物教学方式,让学生除了关注学习之外,也关注生活。学生除了找到一种新的生物学习方式之外,还认识到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当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成功运用于教学,那么当学生高中时的生物学习结束之后,还可以在生活中将生物学习习惯保持下去,对生物学习一直持有充足动力。
三、创建教学的生活化情境
情境是教师创建在教学中,用来渲染生物学习氛围的方式。在生物情境下,学生吸收生物知识的效率更快,学习与情境仿佛浑然天成,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也比单纯的教学讲解效果来得更好。教师摸索出的生物生活化情境,符合生物教学要求,与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营造课堂内外生物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课堂内外,都实行教学生活化,加快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结合速率。创建生活化情境与生活化之后的课外实践活动,前者属于生活化教学案例的理论创建,后者属于生物生活化案例的实际运用。两者全面将生物知识运用落实到实际中,教师为教学创建的生物学习情境,在合适的教学条件下,也可在实践活动中,将情境变成现实,增加实践与教学联系。
理论与实践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思想。有的生物知识,因为教学条件限制,无法帮助学生体会实践,只能以理论的形式教给学生。但是当学生以后遇见成熟的生物学习条件时,便可通过自己学习后得到的能力,验证高中生物知识。比如在细胞分裂的内容教学上,教师要创建一个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带有细胞意识深入研究细胞分裂有关知识。细胞分裂时,各种细胞内的细胞器运行及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着丝粒等与细胞分裂相关物质在细胞分裂时的特殊表现,一系列知识细节很多,需要注意的时机和条件也很多。学生要在良好的细胞分裂情境之下,全精力投入知识学习,才能将这些知识点牢固掌握。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分二、二分四……的例子,用作细胞分裂示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细胞分裂每个过程的理解。细胞作为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生活中有很多与细胞有关的现象。比如拿人自身来说,身上表皮脱落、伤口愈合等,都有细胞分裂的身影。教师在教学中加上这些例子,增加学生对生物、对细胞的思考,满足情境在生物教学中的时效性,有效培养学生生物探究精神,科学建立学生优质的生物素养。
高中生物对学生来说不止是一门必须要学习的学科那么简单,它是学生探究生命、生物活动的途径,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命、对环境的认识。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为生物教学生活化做出努力,将学生的生物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生物情境。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在教学生活上强调学生个人能力、个人知识培养,做到学生在离开有浓郁教学意味的生物课堂之后,在生活中也能坚持发扬生物精神,保持探究生物奥秘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