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

2019-09-10侯春玲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误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侯春玲

【摘    要】在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大背景下,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误区,比如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三无”现象、现代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误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13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教学中难免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列举了以下几方面,希望能引起教师的思考。

一、合作交流=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可以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但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探讨的价值,动辄就采用合作学习,而且有的教师一节课要组织好几次讨论,为讨论而讨论;讨论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分工,表面上挺热闹的,实际上学生各说各的,各做各的;合作前不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提出问题直接就让讨论,讨论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教师游离于讨论之外,没有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在一些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见到如下的镜头:几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坐成“U”字形或围成一圈(小组内有大半的学生身体朝着左或右,头却要转过去朝着前,一堂课下来腰酸脖子痛);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儿,当听到教师的号令则又再来一次“合作”。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陪客”、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小组学习产生的旁观生的心理伤害程度比大班教学中更甚)。有的班级学生人数有六十多甚至七八十,教室里分成了十几组,教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几乎不可能……

小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且国外早就有专家研究指出,最适合进行小组学习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人。我国的教育现实是:绝大多数班级学生人数是超过25人的,有相当多的班级学生人数超过50人,甚至还有不少班级在70、80人以上。再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因此,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在数学课堂进程中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时机一般有: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学生争着发言教师不能满足其表现欲时,等等。

二、“三无”现象

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

无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特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我们也发现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课堂上教师被课件所累,学生成了课件的观众。课件里不断呈现精美的板书,但一幅画面闪过之后,很快又到下一幅画面,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仍旧是空无一字。

无作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三无”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调查了一些数学教师,不少高年级教师认为,现在的数学书(指原义务教材)缺乏可读性,主要是给教师看的,学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了也没有启发性。一些低年级教师则认为,现在的数学书(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得像卡通画册,一让学生看书,学生常常被那些精美的图片吸引,难以关注数学知识本身。还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看书、写作业,或者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太静,有点“冷场”,缺乏观赏效果。还有的教师认为,写板书占用的时间相对多一点,会耽误教师、学生“表演”的时间。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看书、板书和作业,在课程改革后果真要被淘汰吗?我以为,数学课上必要的看书、板书和作业不仅不能被淘汰,在某些时候还应该强化。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學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数学书不仅是给教师用的,更是给学生用的。叶圣陶也曾说过,课本必须善读。阅读是学生学习权的重要内容,读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课前让学生看书预习,在课中让学生看书自习,在课后让学生看书复习,都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堂是学生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思维能力,获得积极情感与态度的场所。这些目标的达成,光靠眼睛和耳朵,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古语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百遍不如手写一遍。书写有着无法替代的功能。写,既是思维外化的过程,也是思维格式化的成果。教师的写(板书),比之课件的电子虚拟、一闪而过,有着无法替代的示范作用,更能显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思维的演变程序。而学生的写(作业),更是别人无法代替的。特别是一些计算教学课,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模仿和针对性训练,才能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无从谈起。

三、现代化手段的滥用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给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通过色彩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动画效果、优美的音乐等,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问题,有些课件无非是将课本上的图或题搬到了电脑上,有的课件为了看起来有趣点,在制作时加入了相当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和声音,有的课件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代替了教师的板书等等,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如小黑板、投影、教具等)的优势被忽视。

猜你喜欢

误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