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

2019-09-10杨凤

南北桥 2019年14期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杨凤

【摘    要】音乐鉴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的方式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放放音乐让学生听而已,而是要带领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感官鉴赏向高层次的情感鉴赏、理智鉴赏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  音乐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4.091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只有学生喜欢听才有可能积极地去思考、去感受、去理解。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对于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简洁精彩的话语会吸引学,赢得学生;繁琐枯燥的语言会导致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导入语”,巧妙的导语就像一根导火线,能点燃学生倾听音乐的欲望。如选用曲目《蓝色多瑙河》,由于这一作品对学生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免不了他们会有厌烦、不屑的情绪,于是欣赏之前我讲了一段小约翰在美国演出的经历:1872年小约翰在美国波士顿指挥演出《蓝色多瑙河》,他们演出场地是一个非常大的露天广场,广场中间搭起一座高台,高得像座瞭望塔,而这座瞭望塔就是小约翰的指挥台,在他的四面八方有一百名副指挥,因为小约翰需要指挥的是一个一万人的乐队和两万人的合唱队,副指挥们会把小约翰的指挥动作一一传达到乐队的队员。如此声势浩大的演出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但更有意思的是在广场上还摆放了两门大炮,当演奏开始时,小约翰就示意炮手鸣炮,以此来告知这个人海乐队开始演奏。听了小约翰这样的经历,学生们惊奇不已,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再次洗耳恭听的积极性。欣赏中,他们千姿百态的涌动代表了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

二、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合理设定鉴赏教学目标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条件。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鉴赏的深浅度是成正比的,所以鉴赏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难易程度要恰当。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太高,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認知规律。如在常态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每每鉴赏完一个作品,提问的大致都是音乐作品的情绪怎样?学生能反馈的往往是作品旋律好听或不好听,节奏快或慢,给人以喜、怒、哀、乐中的哪一种情绪,成绩稍好些的学生会告诉你,该作品的演奏使用了什么乐器。这些问题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高中生的求知欲了,他们通常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旋律会好听,一些特殊的节奏型是怎样在作品中制造情绪的,为什么不同的配器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还有,怎样进行正确的联想与想象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遐想。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音乐鉴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有效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已逐渐成为目前主要的音乐教学辅助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运用,认为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得使用多媒体,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上了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从而走进了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有些老师在准备一节音乐鉴赏课时,似乎不是把功夫下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上,而是把精力聚焦在课件制作上,如彩色背景、立体文字、三位动画、影视录像等等应有尽有,而不管与教学内容有没有关、有没有必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辅助手段”深深吸引,他们再没有心思去聆听音乐、去体验音乐。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应当科学、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策略

以人为本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理念,更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理念。因为音乐是一种复杂的非语义性信息,表达的情感非常复杂,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性格不同,感受出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另外,音乐的学习可以开发思维和想象力,可以让学生更懂得情感的表达。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是在学习个性的表现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说,在音乐鉴赏教育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允许思想活跃的学生对相同的音乐有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是切身体会的,教师都应该对这种理解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认可,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让音乐鉴赏教育达到最佳效果。音乐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能够体会出多种情绪是非常可贵的。

五、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到音乐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食粮,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方法体现教学过程的愉悦性,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教学应达到的一个目标。当学生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套曲中的《梦幻曲》时,聆听钢琴独奏《梦幻曲》,请学生根据音乐要素以及音乐情绪上的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欣赏大提琴独奏《梦幻曲》,比较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同一首乐曲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色的不同美感。学生总结出钢琴的音色让听者的心情放松,更适合表现梦幻的色彩,大提琴深情委婉比较有韵味,适合表现悠长的旋律,能很好地体现乐曲的连贯性,渗透着宁静的冥想与沉思的色彩。

高中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润泽,从而获得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在诸多的音乐教学方式中,聆听音乐、鉴赏音乐是最普及,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所以,将音乐鉴赏摆在音乐课堂的首要位置,成为高中音乐教学的必修模块。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莉.浅析如何使高中音乐鉴赏课充满活力[J].才智,2019(09):128+130.

[2]周爱红.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9(03):175.

猜你喜欢

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