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2019-09-10周玉红
周玉红
【摘 要】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提高写作能力更是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目标。综观当下习作教学存在的课程无课标、教学无课本、内容无序列、教学无方法等“多无”现象,本研究重点针对“教学无方法”,结合习作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实践的需要出发,阐述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习作 教学 策略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206
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还存在着课程无课标、教学无课本、内容无序列、评价无标准和教学无方法等问题。
语文课程走进新时代,作文教学,需要有深度拓展。本研究重点针对“教学无法”,结合习作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实践的需要出发,阐述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第一要素。小学作文教学要充分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兴趣。在学习作文之初,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和各种变换、创新,想方设法激发、调动和唤醒学生学习作文的愿望和兴趣,启发学生愿写才最为重要和关键。
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和愿望,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积极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关爱生命,提倡写真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1]习作教学正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
在指导时要让学生能够如实表达,再现生活。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想象的合理性要求不宜太高。新的时代,作文教学有了深度拓新。学生写作从习惯造假到提倡写真,培育儿童的健全人格,以求更全面地落实作文育人的时代责任,正在成为当下作文教学深化改革的方向。
三、加强习作与阅读的联系
读写虽然是互逆的,但也是互通的。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从教学实际看,一方面,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是相互促进的。在阅读中,学生通过具体的感性的文字材料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断地从作者的创作思路“原型”中得到启发。这就为写作准备了心理上的条件。另一方面,写作能力的发展会反过来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习作、阅读两者协同作用,才能更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厚积而薄发,是被历代写作大家所倡导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介入习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习作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理念,[2]则效果会更加显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3]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想方设法开拓学生的生活空间。比如,春天,带着学生去郊外踏青、放风筝、采桑椹、观日落;班队活动上,开展读书、课本剧表演、有趣的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节假日,与学生走上社会,進行调查、采访,做一回“小记者”、“促销员”等等。开拓学生的视界,让他们对生活有具体真切的感受,从而打开思维空间和言说空间。
五、作文训练应遵循从说到写的顺序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先导,也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反过来,书面语言的发展又会影响、丰富和规范口头语言。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是能说但不善于写。其次,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如果学生说得清楚,一般来说思维也是清晰的。所以,先说后写是一个整理思想、疏通思路的过程。
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所得的素材,经过大脑加工组织,可以将零散的素材,有条理地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借助口头语言来调整内部语言。这是对素材的第一次“梳理”。然后,再用文字写下来,成为书面语言,这是对素材的第二次加工。为了“说”好,先得让学生“想”好;为了“写”好,又要先指导学生“说”好。“说”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同时又促进思考,有利于书面语言的发展。
六、突出交流,注重实践,把握习作本质
交流是写作的主要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都分别提出这样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等。[3]因此,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及时组织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习作实践中,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4]而“交流”本身是作文的本质属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在合作中进行习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要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思索当下的教学理念,可以说都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3]……这些观点鲜明的作文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教育重建运动,其宗旨是建立“新教育”。今天谈新教育,新作文,其实没有“新”,只是让我们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汪潮.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品质[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11):2-6.
[2]杨再隋.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着力点在哪里[D].新作文,2005.周存辉专刊:序2.
[3]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2—35;66-67.
[4]张化万.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