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京剧锣鼓

2019-09-10张鹏飞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锣鼓

张鹏飞

摘要:京剧的伴奏乐队是京剧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器乐演奏又称为“场面”,其中弦管乐为“文场”,打击乐(锣鼓)为“武场”。二者统称为“文武场”(或叫它“全堂场面”)。文章通过生动的举例阐述京剧锣鼓在京剧音乐艺术中实际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京剧音乐;武场;锣鼓

京剧锣鼓最起初称为“武场”,主要由鼓板、大小锣、铙钹、大小堂鼓等乐器组成。鼓板是京剧中最常见的打击乐器,它实际上是由檀板、单皮鼓两种乐器组成,由于在京剧中这两种乐器常常由同一个乐器手演奏,人们习惯于称这两种乐器为鼓板。鼓板在京剧打击乐中的作用主要是领奏,单皮鼓通常是由比较坚硬的材料制成,比如牛皮、杂木、椿木等。用来敲击单皮鼓的部件俗称“鼓楗子”,通常是由风眼竹制成的棍子。单皮鼓是打击乐器中音调最高的乐器,敲击出的音乐清亮、响脆。檀板通常是由三块木板或者竹板组成,是靠板鼓乐器演奏者手指来演奏。板鼓在打击乐器中具有指挥的功能,在京剧表演中锣鼓经几乎都是由板鼓引导。锣鼓经乐器主要由“铜三件”组成,分别是大小锣和铙钹。“铜三件”和板鼓合成京剧打击乐器中的四大件,在打击乐演奏中都是由专职的演奏员来进行演奏。

锣鼓中的大锣是由铜制成,重量约两斤左右,虽然用槌敲击出的音调在锣鼓乐器中是最低的,但是敲击出的音量却是最高,演奏出的音色雄浑、苍劲、有力,是比较具有中国戏剧特色的乐器,在锣鼓经乐器中的地位最高,占据锣鼓经中主要的强拍音位。在京剧表演中因为大锣的音色特征。常用来烘托京剧主要人物或者名角的出场,塑造帝王将相的形象,表现居高位者的身份、地位。也用来表现武打、战争等激烈、磅礴的场面,烘托京剧舞台紧张、大气、雄壮等气氛。小锣在锣鼓经中起支撑作用,它的功能与大锣大致相同,强拍音位出现次数仅次于大锣。小锣进行单独演奏的时候,多用于老丈、老旦、花旦以及小花脸的出场所用,根据不同的人物上场,利用节奏的快慢和音的高低来进行人物的表演的区分。铙钹是20世纪前半期才被京剧艺术家运用在京剧打击乐中的,它的出现比大小锣晚很多年。在铙钹之前京剧打击乐都是用大小锣在进行演奏,铙钹的出现大大的丰富了京剧打击乐的韵律。铙钹音色激昂、亢奋,在锣鼓经中的作用是补充后半拍,因此铙钹变化多端节奏非常丰富。京剧铙钹对演奏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演奏者能随机应变,演奏得心应手,熟练铙钹的变化节奏和演奏技巧。

中国戏曲必定有开场锣鼓亦称缓锣,以此拉开整场演出帷幕(打击乐基本是贯穿整场演出,和收场演出遥相呼应)。演奏家们一通精彩的开场锣鼓演奏,将观众们带到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久遠历史氛围中去,或是紧张的战场情境,或是舒缓的故事情节,这种戏剧性导入,就是通过打击乐的锣鼓音乐完成的。之后,不同等级的人物出场,亮相也是不同的锣鼓经来表示!此时演员的举手投足,每一个动作都要和锣鼓点紧密配合,也就是做此时的锣鼓点有指挥这剧中人物表演的一招一式,并参与特定人物、特定身份、特定形象的表演。此外,战场气氛的升级或者回落等曲折变化也是通过锣鼓控制指挥的。如:在舞台上表现偷袭、隐蔽或者紧张的夜间活动时,只要将打击乐的速度、力度和音色加以变化,马上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京剧锣鼓经中常用的“阴锣”,“阴锣”实际上和“急急风”在表现戏曲舞台中的打斗场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能将紧张的舞台节奏挥洒的淋漓尽致。“阴锣”和“急急风”的演奏节奏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大锣和铙钹的音量很弱,同时速度也比“急急风”略慢,重点突出小锣的演奏。在京剧《三岔口》一剧中,任堂惠暗中保护焦赞,住进刘利华的黑店之中,其中最精彩的摸黑对打的场面,多数以“阴锣”来进行表现,大锣和铙钹音量很弱的打着节奏,重点突出小锣的音量和速度,制造出一种夜晚的安静和黑夜中空灵的感觉。每当两人碰触到对方时,就由“阴锣”瞬间转换到“急急风”,从而突出两人近身搏斗的紧张场面。又如:在两人僵持不下,或一方狼狈不堪的情况下,则采用“乱锤”;(大大八台仓仓仓仓仓才仓一)这种节奏型,会给观众带来明显的方寸大乱,无可奈何之感!一出传统剧目的优劣,固然与演员有着重要的关系,但锣鼓点儿安排的是否恰当,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说,锣鼓点儿的设计同整个演出质量息息相关。要想把锣鼓点儿的设计的恰到何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剧本,确定基调2.着眼全局,突出重点3.力求精确,避免重复,有了这三点为基础才可以准确的表达剧中人物的内心和剧’隋的贯通!

京剧锣鼓打击乐,是一个真正的合作体,没有所谓的独奏,须在鼓师的带领下,完成各种锣鼓点的合作与转换。在京剧舞台上,各种锣鼓经的配置运用,十分注重行当和角色的对比。在具体运用时,还要考虑一些情况,如人物的身份,人物的性格,角色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的情绪和心境等,都要使之符合剧情和人物的需要。京剧打击乐不同于其它只是有“音色、音量”的响器,而它极富于语言音乐性,可以说;没有打击乐则无从说起演员的表演性。

近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音乐作品也大量的运用了京剧打击乐元素,如在赵季平老师很多的音乐作品中,都适当的时候使用了适当的锣鼓,标新立异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戏曲音乐特点。愿京剧打击乐随时代进步,提高京剧打击乐的综合能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刘治.浅谈京剧锣鼓[J].文艺生活一文艺理论,2013 (12).

[2]郭勇斌.漫谈京剧锣鼓的演奏[J].剧影月报,2010 (05).

[3]刘一京.剧锣鼓浅论[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16).

猜你喜欢

锣鼓
浅析石柱土家族耍锣鼓文化的变迁
怎样在戏曲表演中运用好锣鼓经点
戏曲锣鼓之“我见”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简论戏曲锣鼓伴奏
天下第一鼓
锣鼓在粤剧表演中的表现功能研究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