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渠道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探究
2019-09-10张海江
张海江
摘要:水利渠道作為水利工程发挥灌溉及水源调节功能的基础,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水利渠道施工质量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支渠道等关键部位的施工管控,需要预防渠道渗漏及冻胀等质量通病。本文就水利渠道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及效益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利国利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就尤显关键[1]。水利渠道施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板块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较易遇到渠道设计、作业、养护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并研究,就需要从施工工艺应用这一源头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等级及经济属性。
一、水利渠道施工常见问题及其成因
水利渠道,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干支渠道在施工中,因施工面向宽,施工内容多,会大概率引发干支渠道的冻胀问题。一般而言,其原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类:
首先,基于水利工程干支渠道建设的施工材料种类多,性能表现有所差异,在常用施工材料,如水泥的规格及用量上未经科学配比及设计,极有可能导致后续干支渠道出现冻胀通病。其次,在配置水利渠道施工材料时,缺乏标准规范,容易使施工材料在配比上有所偏差,如偏差空间过大,在水利渠道运行中会引起冻胀及渗漏问题。第三,在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相应的质量监督及渠道养护措施跟进不及时,也是导致水利渠道出现冻胀、锈蚀及渗漏的原因之一。
二、水利渠道各环节施工工艺要点
(一)水利渠道开挖施工环节技术工艺
水利工程在渠道开挖环节要做好如下几个要点:第一,对水利渠道设计做好测量工作。测量对象主要是针对水利渠道的渠线部位,确保测量精准到位。涉及渠线测量及控制,要以高等级水准作为测量控制目标,一般在测量实践中以三等水准作为基本要求。第二,在渠道设计的中线选取上,可以通过控制弯道参数及对点坐标的方式予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水利渠道渠线设计中,针对设计区域内的土质控制,要先期做好腐殖土清除工作,为渠道开挖创造良好实施条件[2]。第三,在渠道开挖施工方式方法上,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分层开挖方式,根据水利渠道开挖施工中作业方案或图纸进行作业,提高渠线水平线高度及垂直线高度的位置设计精度。第四,如渠线在实际设计中存在与预期设计施工图纸不相符的情况,应在遵循工艺良好衔接的基础上,预设及实施整改策略方法,确保水利渠道开挖施工能够一次达成。
(二)水利渠道边坡修整环节技术工艺
边坡修整施工应在水利渠道开挖施工完成后进行。相关技术工艺要点有:第一,渠道边坡修整要以精准放样为基础,如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削坡作业,渠道曲线坡面线应保持与放样线的垂直;如选用机械方式进行削坡作业,采取整体在先,局部在后的方式,严格控制断线部位长度,采取定桩控制的方法。第二,如水利渠道段不具备过大的坡降系数,此时需要对放样精度严格控制及要求。为提高放样的精准性及可行性,可以采用坡面中段加设桩的方式,降低渠道工程线与削坡之间的影响关联程度。第三,以桩为单位,对桩进行标号处理。如此,可以确保水利渠道边坡修整,也能够提高高程测量的精准程度。
(三)水利渠道土工膜铺设环节技术工艺
首先,采取平行铺设的方式。遵循先渠顶,后渠底的原则进行土工膜的裁剪,确保土工膜处于相互平行的状态。其次,砂砾料应与土工膜保持紧贴状态,确保土工膜平整无褶皱。第三,做好土工膜拼接质量控制。在焊接方式上选择热熔接缝技术,两侧预留10cm光膜面。第四,在焊接温度区间上,以00℃-250℃为宜,以此避免焊接中可能发生的虚漏焊及焊瘤焊洞问题。最后,及时跟进膜面清洁,铺设人行踏板进行针对性防护。
(四)水利渠道无砂混凝土管铺设环节技术工艺
要点如下:首先,水利渠道盲沟设计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要求。盲沟在进行开挖时,确保开挖的顺直,在盲沟深度设计上以无砂混凝土管铺设要求及标准为参考。其次,盲沟内先铺设砂砾料,以15-20cm为厚度,在砂砾料上层部位铺设土工布。需要注意的是,如渠道砂砾料铺设厚度不高于25cm,宜采用一次碾压的操作;如渠道砂砾料铺设厚度超出35cm,可应采用分层碾压作业方式。第三,完成上述施工,在渠道盲沟内放置无砂混凝土管,并做好管件的连接包裹操作。具体到包裹施工作业,与管轴线平行方向的搭接长度为25cm,与管轴线垂直方向的搭接长度以40cm为宜。第四,涉及纵横向的渠坡,一是采用连接井,确保砂浆紧密连接,二是进行PVC三通连接。
(五)水利渠道衬砌施工环节技术工艺
遵循如下要点加以质量管控: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如渠道衬砌轨道设计方案,选取衬砌机类型。在衬砌机轨道的要求上,一是确保轨道基底保持密实和平整,二是严格控制边坡衬砌厚度。第二,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测量及控制,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模板的选择上以槽钢为主,同步采用木桩固定辅助操作方式。第三,渠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方操作及开挖施工,防渗体工程铺筑前做好回填,渠基整平及回填作业。涉及水利工程改建渠道,要采取停止放水和扒松渠基风干的方式,提高渠道抗渗性能[3]。第四,水利渠道衬砌谁共前,做好渠床清理工作,清理对象及内容涉及了腐质土、淤泥、砖石及其他垃圾,在完成清理后夯实渠道。
三、水利干支渠道施工质量通病预防及控制相关思考
为避免水利干支渠道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应聚焦干支渠道较易出现的冻胀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及配置施工材料,如水、灰等,使冻胀病害的材料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在实际施工中,考虑干支渠道的抗寒防护,一般在施工材料中添加相应的外加剂,在此基础上,将渠道的槽形设计为U型及圆角梯形等,以此增强渠道的稳定性表现。水泥砂浆以2-3cm为设计厚度,同步对渠底进行伸缩缝留存处理。而在水利干支渠道混凝土浇筑环节中,在控制混凝土厚度时,通常采用调节平板振捣的方式实现。混凝土平整度误差应小于10mm,不达标时技术采取提浆或人工抹面加以弥补。针对渠道混凝土浇筑表面裂缝,做好温度控制及养护作业,待混凝土初凝后,通过洒水及土工布覆盖等方式进行及时养护[4]。
四、结语
水利渠道施工作业带有极强的技术属性,在对其进行技术控制及管理时,应针对水利渠道施工中作业的质量控制薄弱点,着重做好开挖、边坡修整、土工膜铺设、混凝土施工、衬砌作业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以此提高水利渠道的使用年限,助力水利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徐建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设计及施工技术[J].江西农业,2019(10):53.
[2]李炬波.水利工程干支渠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科技,2019(04):152-153.
[3]司启龙.水利工程中农田渠道施工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24):129.
[4]吴泽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J].居舍,2018(2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