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

2019-09-10陈军卫

环球市场 2019年18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

陈军卫

摘要: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可以确保实验安全、有序、顺利的开展。但是很多高校在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像日常管理混乱、设备利用率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高校都重视石油建设而忽视其管理。因此,建立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目前石油学科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解决措施,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石油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作为石油类高校都需要在石油学科实验室进行科研教学,通过石油学科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为石油领域输送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基础。由于石油学科实验室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因此,需要石油学科实验室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为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保驾护航。

一、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和责任体系

目前,高校在石油学科实验室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健全,没有建立石油行业的规范标准。虽然,石油企业对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具有很高的要求,也形成了规范的管理体系,但是,从部分高校石油学科实验室现状来看,他们虽然在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仍然还存在着安全管理混乱、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监督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等一系列問题。难以满足石油学科实验室建设中的行业标准和安全管理需求。

(二)高校对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石油学科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学科,专业涉及面广,即有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储运等方面的知识,又有机械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石油学科实验室也涉及到采油实验、油化实验、机械工具实验、钻井泥浆实验等方面内容,有很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近些年,随着对石油资源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石油类学科的发展,这势必会增加石油学科实验的机会,而高校石油实验室资源有限,再加上结构设计不科学、安全设施方面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石油学科实验的需求,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1]。

(三)缺乏专业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处理能力

石油学科的相关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带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实验就非常危险。因此,在进行石油实验前,必须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和事故分析工作。而高校往往忽略对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即使发生了事故重点也是放在人员抢救和财产损失方面,而忽略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无法起到警醒作用。

(四)实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实验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越来越大,实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没有按操作规程操作,是诱发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针对石油类学科开设专项培训或课程,因此,需要加大对师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自觉养成安全意识习惯,建立浓厚的安全氛围[2]。

二、建立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措施

(一)建立石油学科实验室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石油学科实验室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准备阶段。根据石油学科的特性建立实验室安全测试考核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石油安全知识测试,合格者方可进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体系,用考试的方式督促人员学习,建立浓厚的安全意识氛围,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覆盖到学校和学院中,使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对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进行监督。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正常运行,需要对实验室日常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和监管,排查一切危险源。三是实验结束后的跟踪。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以便第一时间处理事故。

(二)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建立浓厚的安全氛围

高校要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建立浓厚的安全氛围,做好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宜传工作,通过组织安全知识竞争的方式,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宣传,建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三)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和结构框架

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和结构框架可以使安全管理体系更具合理性和实践性。建立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对整个实验室的管理进行协调。通过建立不同层面的管理体系,将实验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四)增加对实验设施的资金投入

由于高校实验室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增加对实验设施的资金投入,将实验室环境进一步规范化,确保基础设施满足实验需求。尤其是对安全防护用具、药品柜等设施的资金投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信息管理。同时,还需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提升设备的利用率。

(五)合理分配人员,激发工作积极性

合理分配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通过对考核方法的优化和创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六)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优化安全管理体系

石油学科实验室除了要做好上述工作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秉承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不断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的运行[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石油学科实验室作为培养石油领域人才的重要场所,通过石油学科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为石油领域输送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基础。针对实验室存在的日常管理混乱、设备利用率低、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必须建立系统的石油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安全、有序、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山.检测机构实验室安全现状及安全管理[J].农家参谋,2019(11):214.

[2]陈秀彬.高校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38-39.

[3]白丽明,李金龙,赵桦萍,张宏波.基础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高师理科学刊,2019,39(04):89-91.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GB/T 19001—2016应用指南
新标准有助中小型企业推行ISO 14001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基于计算机网络分析金融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与改进分析
福清1、2号机组外部设计接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