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的研究

2019-09-10韦立欣谢小平

体育风尚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影响教学技能职业素养

韦立欣 谢小平

摘要:目的:在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有利于体育教师随着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内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对教学影响,主要体现在普通教学技能和体育运动技能等方面;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关键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教学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论:体育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具备专业学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职业素养;教学影响

一、研究目的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此,我们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体育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认为体育教师不仅需求人文素质和掌握技能的不断提升,而且在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需要按照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和社会对其提出的特定要求,不断地提升其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健康为首要目标,去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目标赋予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1]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研究找到约8226条相关结果。

(二)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调查表。重点对眉山市大中专职业教育体育教师共126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26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三)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进行数理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

教学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师影响教学运行的主要因素。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2]因此,作为本学科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普通教学技能还要具备体育学科所特有的技能即体育运动技能,见表1。

1.普通教学技能

普通教学技能按性质和表现特点分,基本界定为动作技能(操作)和心智技能(智力)两个大的方面。

(1)动作技能(操作):从调查发现有71.7%的教师非常重视动作技能。体育教学工作中的技巧性技能是教师们必备的条件。通过教学而获得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达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具备的是熟练技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心智技能(智力):从调查发现有28.3%的教师比较重视心智技能。在新课程教学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能否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是关系到新课程教学改革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学生体质能否得到增强的重要保证。[3]通过教学对动作技术的认知,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动作技术的全面了解,在学生熟悉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言语要求,这给教师心智技能带来新的挑战。

2.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运动技能按性质和表现特点分,基本界定为教学技能和运动技能两个大的方面。

(1)教学技能:从调查发现有38.4%的教师对教学技能较为重视。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显然力不从心;要适应现代教学行为系统是否完好,这就需要必备新的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去体验、运用新的教学成果,去实现教学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2)运动技能:从调查发现有61.7%的教师对运动技能非常重视。大多数教师对运动技能特别强调的是娴熟优美的动作示范,灵巧协调的身体姿态,健壮自信的言行举止,洪亮高效的调控口令,机智敏锐的观察反应等,是体育教师所特有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这对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活动能力尤为重要。

(二)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是影响教学关键因素

体育教师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包含职业心念、职业知识、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方面,见表2。

1.职业心念:调查发现有14.2%的教师对职业心念,认为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大多数教师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能正面积极的调整心态,这是一个成功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良好的职业心念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等关键词组成,使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心念技能不断提升,为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职业知识:调查发现有16.7%的教师对职业知识,认为大多数教师是重视职业知识的发展,将职业知识技能做好,是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就无法把体育教学工作做好,否则其根基就会失去应有的地位。

3.职业行为:调查发现有11.7%的教师对职业行为,认为不仅是对自己的教师职业行为负一定的道德责任,而且在体育教学特定范围内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负有责任。所以,教师的职业行为是体育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评价中,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有效保障。

4.职业道德:调查发现有10%的教师对职业道德,认为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的个人素质或道德修养。教师要以诚信的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廉洁自律,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制度、忠诚体育教育事业、克服自私心理,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自身职业美德、缔造人格魅力,使教学处于不败之地。

5.职业意识:调查發现有8.3%的教师对职业意识,认为教师思想(意识)体现在创新意识、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超前意识、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现代教育意识和终身教育的意识。[4]教学团队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的集中表现,面对教学问题,要学会借力与合作有待于提升,否则影响教学。这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基础。

6.职业技能:调查发现有15%的教师对职业技能,认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学习、适应变化,突破传统思维,具有创新精神,做好本质工作,而且在体育教学实践运用中要有新的教学目标,做到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日渐成为专家型教师。

7.职业作风:调查发现有5.8%的教师对职业作风,认为教师要严于律己高标准要求自己,养成思想进步、道德高尚、遵纪守法、言行一致、以身立教,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教学。

8.职业精神:调查发现有6.7%的教师对职业精神,认为主要体现在敬业、勤奋、创新、立足本职工作等之上,努力“用心”去做好教学工作,为新课程教学发挥出实力、尽職尽责,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重要的因素,这样才不会影响教学。

9.职业态度:调查发现有11.7%的教师对职业态度,认为合作的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体现在个人的兴趣、能力、抱负、价值观、自我期望等为重要因素。好的态度对教学认真负责、积极向上、感恩社会;正确对待薪水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决定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师,应该从专业的多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目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及活动量,使得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并对部分学生进行特殊指导。

(二)建议

职业教育中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教育的大力发展,同时要重视体育对学校的特殊影响,为此,应积极支持体育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种教研、教学活动,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中青年教师,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或者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拓教师的视野,扩大教师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陈绿波.广东省高职院校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 (6):115-119.

[2]施晓鸿,韩萍,左元海.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12):183.

[3]潘家根.面对新课改体育教师应如何应对挑战[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 (7):36.

[4]潘如勤,李桂森.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十种职业意识[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 (4):81-83.

猜你喜欢

教学影响教学技能职业素养
管理干部随堂听课对教学的影响研究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探讨民航机务维修中人为因素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多元化评价考核对高职基础课程《方剂学》教学的影响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