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财政绩效评价的现状及推进路径

2019-09-10郗慧妍

环球市场 2019年18期
关键词:推进路径

郗慧妍

摘要:绩效管理推进的重要前提是财政绩效评价。本文将对财政绩效评价的重大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我国绩效评价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此外,再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体会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路径,探讨财政绩效评价的完善与推进。

关键词:财政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现状;推进路径

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指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1]因此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增加对于财政绩效评价的重视,这不仅仅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呼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有效方式。

一、财政绩效评价的意义

财政绩效评价是指将量化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运用,对政府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实现预算的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2]。

第一,财政绩效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可以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完善的有效方式。

第二,财政绩效评价作为一种重要手段让科学发展观得以实践,以及公共管理科学化。这里的科学发展观包括科学管理、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

第三,绩效评价可以促进政府的绩效管理,其作为一项根本措施使政府治理现代化得到推进。主要做法是将结果导向管理引入绩效评价当中,让传统管理模式的过程得以改变,深化改革政府的行政体制,让三大难题(腐败、浪费以及官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四,绩效评价是政府信息公开整个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中应当包括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安排一直是以公开的形式出现在政府信息中,同时也是焦点被社会各界关注。

二、现状

“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来,便被直接写入《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实施期间虽然进展较大,但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出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时间太短。集中表现为三个难点:第一,实施难。从2003年“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正式被中央提出到2014年《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的出台,用了11年之久,再落实到各地就更晚了,在县级政府中,这项工作迄今为止都没有完全展开。第二,推行难。某些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具体要求出台细则或意见,即使出台了,也是为了应付上级。第三,结果应用难。其是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但目前大部分地区,真实情况是不管是财政部门内部还是评价单位,都不能很好地把结果应用落到实处。

三、造成制约财政绩效评价局面的原由

(一)推进路径不合理

实质在运用的过程缺乏落实推进的主体,上级财政部门从始至终都是财政绩效评价的责任主体,在条件不成熟以及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某些单位或地方政府为了抢头功而急于将评价面扩大,将财政部门的评价用单位自评替代,在评价工作中失去有效性、严肃性以及公正性,推进工具不对应到是其次。

(二)制度和法规缺乏保障

在开展绩效评价的工作中,没有形成相关有利的法律法规,并且没有依法确认时间要求、实施主体、政府责任等,从而没有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程序。

(三)没有规范化实现评价指标体系及细化评价方案

没有出台统一的《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之前,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没有各自的评价方案,而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就更不用提了。出台《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后,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在部分地区仍然没有出台。

(四)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评价

以手工操作为主进行绩效评价工作,并不能更加有效的融入现代信息化社会,对于实际建立健全完善财政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过程只能够形成阻碍作用,但并且由于顶层设计匮乏的缘故,增加了全国性财政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难度,致使最终具有一定局限性、封闭性和时效性,信息共享就能加难以实现。

四、如何有效推进财政绩效评价

第一,应当督促各级政府部门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并在发展理念中纳入绩效评价,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完善。有必要对各级政府部门加以引导,使其对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从党的重要部署出发,对绩效评价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充分认识,并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借助其强大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使得部分地区在绩效评价方面的落后以及被动的局面得以改变。

第二,需要严格遵守2014年财务部下发的《地方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方案》进行执行,并且将以往绩效评价模式进行更深层次地规范。该方案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相关标准、评价结果以及应用标准等,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对自身的绩效评价行为严加规范,并对结果不应用、主题未落实、标准不规范以及内容不健全等不足进行及时纠正与调整,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到位,使财政绩效评价变得更公正、更科学、更客观。

第三,将三大数据库与三支队伍作为主要内容加强配套建设。三大数据库实质是指绩效评价专家库、绩效评价数据库以及绩效评价指标库,要早谋划、早统筹、早考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全面落实绩效评价。三支队伍也就是实施队伍、行政队伍以及开发研究队伍,其中实施队伍是第三方队伍,其主体为高校和事务所等NPO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使用购买其服务的方式,使之能够融入绩效评价的过程之中,这就增加了绩效评价的效率和公平的科学有效保障;这就增加了对于行政队伍以及开发研究队伍要求:(1)两个队伍都应当了解具体相关业务流程;(2)并且应当具有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3)还必须具有长远、敏锐的眼光,这样才能够保障良好的绩效评价环境,能够对国际前沿的绩效评价进行充分了解,还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使我国在绩效评价方面的工作保持处于先进水平。在这几个方面,广州的财政部门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几年来对财政绩效评价模式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三大数据库已建立完善,除了财政部门,不少一级预算单位也通过充分调研等方式,建立了本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库,方便本部门及下属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对项目绩效目标的科学选取,提高了绩效评价的整体水平。

五、结语

对评价结果的公示制度进行加快建立,同时绩效评价也要加快立法,以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保障。另外,在公开绩效评价结果的信息过程之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条例准则,并且需要及时下发有效绩效结果,才能够达到以此为依据增加工作改进力度保证政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逸儿.我国教育经费绩效提升法制化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8,397(07):33-36.

[2]卢扬帆.我国财政绩效评价实践及发展研究[J].山東社会科学,2018,276(08):137-142.

猜你喜欢

推进路径
推进“三区同建”的路径探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
浅析泰州广电网络光纤入户改造
“逆全球化”思潮缘何暗流涌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豫南山区特色农业推进路径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分析
天津市家庭农场现状调查及推进路径研究